广医二院中医传统治疗中心揭牌,一次挂号可享中西医协同诊疗
11月22日,中西医协同发展旗舰科室建设经验交流会在广医二院召开。现场,广医二院中医传统治疗中心(国医馆)正式揭牌投入运营。
该治疗中心系统开展针刀、针刺、手法复位等38项特色中医技术,覆盖内科、外科、康复科等领域,尤其聚焦眩晕病、颈肩腰腿痛、中风后遗症、脾胃病、失眠等优势病种。实行导诊、挂号、诊病、计价、收费、配药全流程一体化服务,提供中药代煎和代配服务。
并且,中医传统治疗中心所有符合医保条件的治疗项目和药品均享受门诊医保同等待遇。
更方便的是,该院以中医传统治疗中心为平台,建立起全院联动的中西医协同机制。“一直以来,中医科在以西医为主的综合医院是边缘科室,诊疗量不多、资源投入也不足。”广医二院院长肖国宏说,为改变这一状况,广医二院将中医科打造成了面向全院的中西医协同平台科室,中西医联合会诊、联合查房、共管病人。
目前,该院已有超50%的临床科室挂牌“中西医协同科室”。若院内其他科室患者有中医治疗需求,不用额外挂号,只要主管医生判断其适配中医治疗,就能直接“下单”,由中医科医生上门服务。
馆内还设有专属健康管理师,提供从诊疗到康复的全流程指导,开展定期随访。
前不久,一名长期受膝关节疼痛困扰的老年患者,在西医对症治疗基础上,经中医辨证为“膝痹(寒湿阻滞证)”,结合棍针探查与火熨疗法,配合康复锻炼,症状显著缓解。另一位急性脑卒中患者,在神经内科溶栓后,由中医科介入开展针刺与化痰活血汤剂治疗,三天内肢体功能与语言能力明显改善。
当前我国医疗卫生工作正从“以疾病为中心”转向“以健康为中心”,而中西医并重是维护人民健康的重要方式。广医二院是广东省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中医科更获评国家级中西医协同“旗舰”科室,实现从“弱小学科”到“旗舰科室”的跨越。
“中医药发展必须靠疗效说话、靠机制创新、靠平台赋能。”广医二院党委书记张竞之表示,国医馆的启用是医院从“旗舰”迈向“示范”的关键一步,将为综合医院推动中西医协同发展提供“广医二院方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党委书记张竞之。
交流会上,深圳市人民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等国家中西协同“旗舰”科室负责人,围绕科室建设背景、标准体系、制度设计、信息化支撑、特色病种打造等议题展开深入研讨。为大型综合公立医院探索中西医协同路径提供参考。
会议由广东省医院协会主办,广东省医院协会中西医结合管理专业委员会与广医二院共同承办。
相关链接>>
采写:南方+记者 刘汉能
摄影:南方+记者 许舒智
剪辑:南方+记者 徐昊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