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全体广东人应该都被“喜洋洋”“乐融融”这两小只刷屏了吧?
高能量全运会两小只!“喜洋洋”“乐融融” 从台上舞到台下嗨翻全场 网友:一看就是大学生
尤其是前几天在十五运会华农赛场的“乐融融”,看似厚重的身体直接跳出“滞空感”,弹跳力好得仿佛能原地起飞。
一股脑向前狂冲,把同事甩在身后。
超大蹦跳幅度吓得旁边的工作人员赶来搀扶,不过貌似完全不需要,因为拉都拉不住……要下场了还意犹未尽,接着蹦跳接着舞!网友评论道:拒绝动物表演,但拒绝不了动物非要表演。
“粉小只”还非常有运动精神,就算摔倒也要马上站起来跳舞,身体力行在说:“扶我起来,我还能跳......”。
在十五运会跳水女子双人10米台预赛现场,“乐融融”依旧保持高能量,摇摆跳跃不停歇。这样敬业的表现让广大网友都直呼加工资。
你可能很疑惑,为啥白色这只文静如“灵珠”,而粉色那只却活泼如“魔丸”?难道穿粉色皮肤中午可以多领两盒盒饭?
其实,小粉皮这么卖力都是为了符合官方设定。众所周知,“喜洋洋”“乐融融”的原型是中华白海豚。据十五运会和残持奥会会徽及吉样物设计团队负责人刘平云介绍,白海豚的表面有血管,当它运动的时候,表皮充血,就会呈现出粉色,所以会把一些力量型的动作交给“乐融融”。

活泼只是我的“豚设”!图源:广州广播电视台
我们是“中华白海豚”!
虽然表情包已经用上了,但感觉自己对两小只的了解还不够多?没关系,现在我们就来重新认识一下它们——
中华白海豚,在分类上隶属于白海豚属(驼背豚属),体型中等,体长一般为2.0-2.5米,最长可达2.7米,体重约200-285千克,喜欢栖息在亚热带海区的河口咸淡水交汇水域,偏好浅水区和多岩石环境。
18世纪50年代,在广东省广州市附近的一个河口,瑞典人彼得·奥斯贝克观察到一头白色海豚,并将其记载于《中国和东印度群岛旅游记》中,命名为“中国白海豚”。后来,中华白海豚也成为全世界93种鲸类动物中,唯一以中国命名的鲸类动物。

图源:纪录片《中华白海豚》摄制组
据史料记载,早在唐朝时期,中华白海豚就已被发现。清朝初期,广东珠江口一带称之为卢亭,也有渔民称之为白忌和海猪。这些名字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于这种神秘生物的认识和敬畏。

湛江雷州湾,一头中华白海豚跃出水面。图源:南方+
“你说的白是什么白”
虽然名为“白海豚”,但它在人们拍到的照片里却经常是粉色,这是因为中华白海豚的体色是随着年龄增长而变化的,大致分为3个阶段:
幼年阶段的体色呈暗灰色;亚成体阶段的体色逐渐变浅,呈现灰色与粉红色相杂;成年阶段的体色变为纯白色。

刚出生的中华白海豚幼崽,皮肤为暗灰色。图源:湛江发布
随着水温变化,为了调节体温,它们的身体会呈现不同程度的粉红色,当皮下血管充血时,身体就变成粉红色。
爱笑的豚社交能力不会差
中华白海豚的嘴角自然上翘,看起来仿佛始终在微笑,因此也有“微笑天使”的美名。
这种独特的外形不仅让人感到亲切,也反映了其友善的天性。中华白海豚喜欢群居,通常成群结队活动,经常可以看见它们一起跳跃、嬉戏,甚至相互追逐,在浪花中腾空跳跃。

一起玩的中华白海豚。图源:南方+
中华白海豚是一种非常聪明的动物,它们的大脑非常发达,具有复杂的社交结构和高度认知能力。
它们通过叫声和肢体语言进行交流、传递信息,还会使用独特的“签名哨声”来进行个体间的识别,这类似于人类的姓名,科学家们通过分析这些声音的个性特征,可以区分和追踪不同的海豚个体,甚至发现它们之间的社会关系。

图源:南方+
中华白海豚以咸淡水鱼类和头足类为食,是典型的“顶级掠食者”。但它们繁殖能力较弱,雌性9-10岁、雄性12-13岁才性成熟;每年繁殖一次,妊娠期长达10-12个月,每胎仅产一仔;一生仅能生育十多次,幼豚成活率有限。

湛江海域刚出生的小海豚和妈妈。图源:南方+
由于生存环境特殊、繁殖率低,以及人类活动的威胁,2008年,中华白海豚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我国也将它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目前,我国已在厦门、珠海、湛江、江门等地设立中华白海豚自然保护区,并在其他沿海地区设立了多个自然庇护所。这些保护区不仅为中华白海豚提供了安全的栖息地,也成为研究和教育的重要基地。
就在上周,珠江口也出现了中华白海豚↓
在化身“喜洋洋”“乐融融”之前,中华白海豚早在1997年就被选为香港回归祖国的吉祥物,2024年珠海也将中华白海豚确立为城市吉祥物。

白海豚在珠海海域嬉戏玩闹。图源:珠海发布
了解完中华白海豚的知识之后
是不是觉得咱们两小只更亲切啦~
11月9日
将迎来全运会开幕式
届时两小只又会以
什么样的姿态出来营业嘞
让我们拭目以待!
来源:广州日报、广州动物园、科普时报、广州天河发布
编辑:sivir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