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这个病会让人痛到直不起腰,日常需要注意这些→

广州中医药大学一附院 2025-07-21 14:06

基孔肯雅热

——让人痛到直不起腰的病

文/药学部罗佳药师、急诊科胡清溪护师

近日广东佛山市顺德区通报了境外输入引起的基孔肯雅热疫情,累计报告确诊病例高达1873例(截至7月20日),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与警惕。佛山市顺德区卫生健康局发布《告全体市民书》,提醒人们防范疫情,防蚊灭蚊。

小小的蚊子却可能传播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等让人非常难受的疾病,因此必须严加防范。基孔肯雅热相较于登革热很少进入人们的视野,但并不意味着基孔肯雅热是个容易对付的善茬。

什么是基孔肯雅热?

1.基本概念

基孔肯雅热是一种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蚊媒传染病,基孔肯雅热源自非洲土著语,意思是“弯腰行走”,形象地描述了基孔肯雅病毒导致患者因关节剧烈疼痛而只能弯腰走路的状态[1]。

基孔肯雅热通过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叮咬传播给人类。随着全球化与商业贸易进一步加强,基孔肯雅病毒由非洲快速传播至全球各地,包括非洲、东南亚、南亚、美洲、欧洲等地区,已有110多个国家报告病例[2]。

2.临床表现

基孔肯雅热患者通常经历三个发展阶段,分别是急性期、急性期后期和/或慢性期。

三种典型症状

(1)突发高烧

人体感染基孔肯雅病毒后,病毒潜伏期一般为3-7天,随后突发高热,发热病症可持续5-7天。

(2)关节剧痛

基孔肯雅病毒可导致关节剧痛而得名。基孔肯雅病毒主要侵犯脚踝、脚趾、手腕、手指等小关节处,关节肿胀僵硬,剧烈疼痛,因而活动受限,弯腰行走,严重者甚至无法行走。急性期关节痛可持续数天或数周。

部分患者急性关节痛也有可能发展为慢性关节痛,通常认为症状持续3个月即是慢性关节痛。需要特别注意与警惕,慢性基孔肯雅关节炎可持续数月至数年,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3)出现皮疹

50%-80%的患者在发热后2-5天出现皮疹,分布于躯干、四肢伸侧、手掌和足底等,数天后皮疹可消退脱屑。

其他常见症状有肌肉痛、头痛、恶心呕吐、结膜炎等。

登革热在国内的感染病例远超基孔肯雅热,虽说都是蚊虫传播的疾病,有相似病征,但也有明显区别:

如何治疗?

1.药物治疗

目前尚无基孔肯雅病毒特效药,美国批准了减毒活疫苗,而国内还未有上市疫苗,因此对于基孔肯雅热的治疗,主要以支持治疗、缓解症状和预防并发症为主[3]。多数轻症患者治疗周期为7-14天。

退热镇痛:

针对发热、关节痛、肌肉痛等症状,首选对乙酰氨基酚,成人每次用药500 mg,每日不超过4次;儿童 10-15 mg/kg/次。

谨慎使用布洛芬、萘普生等非甾体类抗炎药,有可能增加出血风险,服用时需要监测出血征象。

避免使用阿司匹林等水杨酸类药物,因此类药物可能加重出血倾向,甚至引发瑞夷综合征。

难治性关节炎、神经系统并发症严重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进行短期抗炎治疗。

药物治疗

2.物理治疗

(1)卧床休息

增加卧床休息时间,避免长期站立、走动等活动加重关节负担。

(2)中医治疗

通过中医的推拿、针灸等技术,能够有效缓解关节和肌肉疼痛,促进身体的恢复。

注意事项

1.防范蚊虫叮咬

基孔肯雅热、登革热、寨卡病毒感染等属于蚊虫叮咬传播疾病,避免蚊虫叮咬是防范这类疾病最有效的方法。在家安装窗纱和蚊帐,使用电蚊香液。出门穿浅色系长袖服饰,喷含有避蚊胺、派卡瑞丁或驱蚊酯等有效成分的驱蚊液。基孔肯雅热患者同样需要避免蚊虫叮咬,防止蚊虫叮咬基孔肯雅热患者后传播病毒给他人。

2清理蚊虫滋生地

蚊虫产卵与生长需要积水,因此清理室内外容器里的积水就能有效阻断蚊虫滋生。

参考文献:

[1]Bartholomeeusen, Koen et al. “Chikungunya fever.” Nature reviews. Disease primers vol. 9,1 17. 6 Apr. 2023, doi:10.1038/s41572-023-00429-2

[2]基孔肯雅热,https://www.who.int/zh/news-room/fact-sheets/detail/chikungunya.

[3]Bettis AA, L’Azou Jackson M, Yoon IK, et al. The global epidemiology of chikungunya from 1999 to 2020: a systematic literature review to inform the development and introduction of vaccines.PLoS Negl Trop Dis 2022;16:e0010069.https://doi.org/10.1371/journal.pntd.0010069

作者介绍

胡清溪

护师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护理骨干

广州市北片区应急救援队队员,有丰富的应急救援经验

【擅长】cpr、海姆立克等急救技能。

罗佳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药师

主要负责前置审方、药学部宣传、杏林药学公众号和视频号运营工作。

执行编辑 | 杨秋雨、刘依诺、楚惠

责编 | 梁幸琳、王爔晨

审核 | 杨铭昊

审定 | 方熙茹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