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经济发展壮大,各县(区)实现较均衡发展,这是近年来惠州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以下简称“百千万工程”)的明显成效。
今年上半年惠州各县(区)经济运行数据说明了这一点,3个县(区)的GDP增速超过6.5%,超过全市平均水平,6个县(区)的GDP增速超过全省平均水平。特别是博罗和龙门在环南昆山—罗浮山引领区建设带动下,上半年GDP分别增长7.2%和6.6%。最近出炉的2025年赛迪百强县榜单显示,博罗和惠东上榜。
上半年,惠城、仲恺和大亚湾这3个区的GDP总量均超过500亿元,这三个区也是惠州的“千亿县区”。去年GDP为952.24亿元的博罗,今年将全力冲刺“千亿县”。上半年博罗GDP增速全市第一,今年成为“千亿县”值得期待,届时有望成为全省首个“千亿县”。去年GDP总量超过800亿元的惠阳区和惠东县未来几年也将冲刺“千亿县区”,届时将形成“千亿县区”梯队。
瞄准“千亿县区”,要做强工业支撑。从上半年数据看,有6个县(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实现两位数增长,正是通过工业的强有力支撑,助力当地经济平稳发展。各县(区)要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加力提速推进“百千万工程”,集中发展壮大特色主导产业,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瞄准“千亿县区”,要推动园区提质。工业园区是发展产业的平台载体。各县(区)要按照“四个一”模式,集中资源、集中精力建设七个千亿级产业园区,加快推进园区基础设施和服务配套建设,提升园区现代化品质。
瞄准“千亿县区”,要抓住有利机遇。各县(区)在发展过程中因地制宜,紧紧抓住各种有利机遇,拓宽发展空间,打开增长新“蓝海”。比如博罗和龙门要高标准建设环南昆山—罗浮山引领区,惠阳要发挥好临深优势,惠东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大亚湾要加快打造石化产业高地等。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在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新格局下,必须只争朝夕、迅速行动,通过担当作为、实打实干,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为惠州打造广东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贡献力量。
相关阅读>>
文字:南方+记者 罗锐
图片:南方+记者 梁维春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