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收集数据跑断腿!茂名石化升级改造项目装上“智慧大脑”

作者 苏斯铭 2025-07-27 11:35

在茂名石化炼油转型升级及乙烯提质改造项目建设现场,一场悄悄进行的“数字革命”,让建工厂这件事变得和以前大不一样。

最近,这里有大进展——主装置60%的设计模型已经交过来了,里头包含13套生产装置和2套热力管网系统。这可不是简单的图纸搬家,而是说,工厂在实实在在盖起来的同时,一个“数字双胞胎”工厂也在同步搭建,标志着茂名石化建工程的方式进入了新阶段。

走进项目管理部的调度中心,最显眼的是一块不停更新的数字看板。总体进度、施工进展、工程质量、采装动态、工地视频、安全监测等数据在此“一屏汇聚”,6大系统数据接口无缝打通,项目管理人员轻点屏幕就能掌握现场全貌。“以前得跑断腿才能摸清楚的情况,现在坐在办公室里一看就明白。”工作人员的话,道出了数字技术带来的方便。

2024年,茂名石化跟着集团的数字工厂战略走,定下了“要做中国石化数字化交付标杆”的目标,按“六化建设”的思路,全力推进数字化。开了8场专题会统一想法,明确了80项标准要求,从怎么交付到模型要精细到什么程度,一套专门为自己量身定做的数字化体系慢慢建起来了。

数字技术到底怎么让工程又快又好?看看这些实际变化就知道:自己研发的模型在线审查功能,让整个流程的效率比以前线下审查提高了50%;设计文档管理系统上线后,196份技术协议在线签字,比以前用纸质文件审核快了90%;智能物资管理系统自动生成200条设备返资记录,超时提醒功能让返资周期大幅缩短。这些数字背后,是流程更顺了,管理也更到位了。

在化工厂的循环水场、消防水泵站这些地方,52公里的地下管道先建好了数字模型。施工队照着三维模型预制管道,数字孪生技术就像导航一样,指哪建哪,准头特别高。每天的施工数据都会及时上传,3918条管道焊接记录、1371条质量问题,全是实时更新,再也不用事后补记录,避免了记错、漏记的麻烦。实体工厂和数字工厂就像两个轮子一起转,推着项目一个劲儿往前赶。

现在,茂名石化正忙着推进90%的设计模型在线审核交付,还在扩大施工数据采集的范围和深度。更让人期待的是,他们已经开始探索“AI+数字化交付”的新做法了。

茂名石化相关负责人说,在智能建造这条路上,他们正靠着数字技术这对“翅膀”,加快打造工程建设和数字交付同步走的新模式,让每一个数据都成为推动项目高质量建设的动力。

撰文:苏斯铭 通讯员 张亚培 张博 任建威

编辑 李阳诗
校对 刘珺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