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湛江,海天辽阔,发展的脉动强劲而清晰。近日,市直机关工委联合市法院举办的一场以“青年知行显担当 服务大局展作为”为主题的参与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单位青年干部座谈会如火如荼展开,为市直机关共青团组织如何在服务大局中找准定位、整合资源、精准发力提供了鲜活的“湛江样本”。市法院、市发展和改革局、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交通运输局、湛江海关、市税务局、湛江供电局、湛江港集团等9家新通道建设核心单位的青年骨干参与了本次会议。
受访者供图
受访者供图
凝聚共识,共绘服务国家战略“同心圆”
会议伊始,青年干部们走进市法院诉讼服务中心、院史馆和文化长廊,从法治护航新通道建设的具体案例和法院服务大局的成效中,深刻体悟服务国家战略的职责使命。随后播放的新通道宣传片,将与会者的视野拓展到国家区域协调发展的宏伟蓝图。
受访者供图
受访者供图
“新通道建设是系统工程,绝非一域之事、一家之责,亟须打破条块分割,实现资源要素的跨领域整合与高效协同。”随着市发展和改革局、市法院分别对湛江市及湛江法院参与服务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情况介绍的展开,共建共享的核心要义在与会人员心中逐渐清晰。参会青年业务骨干,既立足本单位职责,又纷纷跳出部门视角,围绕“服务通道交通物流、服务通道经济贸易、打造通道专业人才、化解通道矛盾纠纷、提供通道基础保障”五大关键领域,展开深度研讨。
交通物流提速。湛江海关针对区域物流不畅、产业发展不足、战略叠加不显等三大痛点问题,协同市政府及湛江港集成创新“并行港”物流模式,推动“并行港+新通道”扩圈增效。湛江港集团合资运营陆海新通道湛江公司及黔东南陆港公司,开创“北粮南运”集装箱多式联运模式,推动“物流+贸易”一体化。市交通运输局推动建成湛江港40万吨级散货码头泊位及配套航道,着力打造世界枢纽港,为湛江市深度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夯实港口提质增效的基础。
经贸跨域协同。市发展和改革局立足“通道带物流、物流带经贸、经贸带产业”发展逻辑,探索“数字陆海新通道”建设。市税务局深化跨区域税务协作,打造“税路通”品牌,建立跨区域税务合作机制,实行税务线上服务模式。
人才熔炉锻造。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深度参与西部陆海新通道人才对接活动,实施“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打通人才服务“最后一公里”,推动人才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
矛盾风险化解。市法院立足为通道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构建服务重大产业“1235+N”体系,打造东海岛、廉江、霞山三大专门工作平台,健全全市法院服务新通道建设的司法保障体系;设立金融、知识产权、环资、涉外等专业审判庭,深入推进繁简分流;联合人民银行湛江市分行、湛江金融监管分局等建立金融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构建“法院+”纠纷化解大格局。
基础保障升级。市财政局积极安排专项债资金支持综合保税区建设,配合出台促进新通道物流发展若干措施。湛江供电局聚焦加大电网投资建设力度、优化运维管理模式和构建现代供电服务体系,深化运转用电报装“主动办”服务模式,为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提供更加坚强的电力保障和优质的用电服务,筑牢新通道能源安全防线。
思想的火花在碰撞中迸发,共识在交流中凝聚——服务通道建设,必须构建“多方联动、青年发力”的工作格局。
机制破题,构建联动“新范式”
本次座谈会最鲜明的特色,在于其探索构建了市直机关共青团组织助力中心工作的联动新机制,这正是提升服务效能的关键所在。
机制牵引。近年来,市直机关工委深入开展“青年知行·思享汇”活动,创新活动形式和载体,通过机制设计和平台搭建,推动多部门、跨领域联学共建,打造引领市直机关青年思想、能力、素质提升的联学共建新平台,为市直共青团组织深度融入中心工作提供了可操作的制度框架。“青年知行·思享汇”之“强国复兴有我”青年建功交流会、市直机关“青年知行·好书共读”报告会、“青春就要这young”青年大讲堂、“青年知行·党题共答”送课进基层、“青年知行·清廉说”青年理论学习小组学习会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蓬勃开展,激励新时代机关青年奋勇前行。
品牌赋能。市直机关工委副书记韩九海将“青年知行·思享汇”品牌建设与服务大局紧密结合,提出“忠诚铸魂、创新攻坚、协同聚力、实干笃行”的青年成长路径,不断深化青年理论学习提升工程,提高青年干部分析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一品牌理念迅速转化为现场的行动响应,各青年干部纷纷表示,积极探索建立“跨域青年协作圈”,共同打造陆海新通道青年先锋品牌的“湛江样本”,让“最优服务”成为湛江融入新通道建设的鲜明标识。品牌引领下的行动自觉,让共建有了实实在在的抓手。
平台互通。“各单位团组织要搭建更多像今天这样的交流平台,真正实现资源互通、优势互补。”韩九海表示,会议本身就是一次成功的资源对接平台,为后续深化合作奠定了基础。各基层团组织之间要加强共青团工作经验做法的互动交流,主动整合资源组团联学,积极取长补短抱团促学,形成市直共青团组织共商共建共享共进新局面。同时,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集思广益、各尽其能,采取团员青年喜闻乐见的方式和灵活多样的方法,推动各项行动措施落地见效。
效能转化,书写青春建功“新答卷”
通过市直共青团组织的有力牵引,有效整合了分散在发改、交通、港口、司法、税务等关键部门的青年力量,变“九龙治水”为“攥指成拳”,形成了跨系统、跨层级协同服务新通道建设的强大合力。
从“被动响应”到“主动嵌入”。市直机关工委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优势,创新搭建实践平台、健全联动机制,推动青年干部深度融入新通道建设。各单位青年以“党有号召、团有行动”的政治自觉,将担当作为贯穿项目推进、政策落实、服务优化等各环节,构建起青年建功新通道建设的全链条服务体系,在融入大局中展现新时代青年的思想自觉与行动担当。
从“活动思维”到“效能思维”。座谈会突破了传统活动的局限,通过精心设计活动目标流程,将以往分散、自发的青年参与,深度嵌入服务国家战略、区域发展和基层治理的核心需求之中,确保了青年在活动中的智慧火花、创新方案和参与热情,能够被有效识别、引导、赋能和放大,最终凝结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项目、政策建议或实际贡献,从而实现了青年力量与社会需求的同频共振与价值共创。
参与座谈的青年干部一致认为,这次座谈会恰逢其时、意义重大。作为青年干部,更要主动担当、勇于创新,将个人成长融入国家战略,以实干精神投身通道建设一线,在推动物流法治建设、产业协作、区域联动中贡献青春力量。
南方+记者 吴东俊 通讯员 窦小磊 林彩霞 黄怡翩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