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拒绝躺平收租,虎门社区把“金饭碗”炼成“聚宝盆”|镇见
2.3亿加码研发中心,撬动钢材贸易6.3亿,虎门这两个社区,让集体资产变身“超级引擎”。
先看白沙社区,全资控股企业东莞市虎门白沙经济发展公司从收租厂房起步,如今操盘2.3亿级项目,启动白沙智造产业项目建设。这块31.86亩的土地上,将崛起近7万平方米的研发大楼和供应链中心,与邻近的大湾区国际时尚谷形成配套协同。
早在2022年,东莞市以纯集团有限公司和广东时尚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合作,豪掷22亿元打造大湾区国际时尚谷项目,建设国际时装品牌中心、国际时尚文化中心等产业中枢,吸引“国字号”平台落户。如今2.3亿元的追加投资,显示出白沙社区对产业发展的更深层次思考——引入龙头,同步构建配套的研发与供应链体系,形成完整产业生态。
再看武山沙社区,2020年土地整备获数亿资金后,他们拒绝“躺平吃利息”。这个曾经的“拆迁村”在2023年9月成立实业公司,不到一年时间签下6.3亿元钢材大单,创收1.7亿元,村民分红暴涨29%。2024年初更是拿下世界500强——物产中大金属集团的合作,村企首次牵手千亿级国企!
一边是白沙构建时尚产业生态链,一边是武山沙借势威远岛开发潮,精准杀入建材贸易蓝海。模式虽异,内核相通——砸碎“房东”枷锁,激活沉睡资本!
驱动这场变革的,是社区集体经济从“收租经济”到“投资经济”的深刻转型。以怀德社区为例,其分区块开发的怀德智造中心、虎地岗智能制造中心等项目,均由集体经济组织自主操盘,预计建成后社区年收益可提升数倍。
在虎门镇,这场由社区主导的投资热潮,规模远超单一产业范畴。龙眼社区以12.3亿元连推龙兴、龙盛两大电子电缆基地;北栅智汇城二期投入6亿元构筑物联网与智能制造高地;赤岗、博涌等社区也纷纷斥资超5000万元兴建智能停车楼,破解产业升级衍生的配套瓶颈。虎门各社区备案项目总投资已突破30亿元,涵盖工业厂房、道路改造、文体设施等多领域,成为“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落地最鲜活的注脚。
从“被动收租”到“主动经营”,从“资金沉睡”到“资本奔流”,虎门这些社区的探索证明:乡村振兴没有标准答案,但拒绝“躺平”就是满分答卷! 当“金饭碗”不再用来“等饭吃”,而是化作主动出击的“聚宝盆”,共同富裕的活水,方能真正源远流长。
文字:朱晋 林群贤 何明强
拍摄:孙俊杰
制作:黄新花 袁永平
监制:江强 靳延明
部分素材来源“虎门太平”公众号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