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佛山古镇任围历史文化街区,这里的301间空置房都有了挂在墙上的“身份证”。房屋面积、权属、管理人、联系方式等信息一目了然。还不只是空置房,单车房、小平台等,在这场防蚊灭蚊行动中,如何进行分类处理做好环境卫生维护,都首次从机制和标准层面予以明确。
另一边,任围志愿服务队队员苏洁珍,正在同安大街的八层楼宇爬上爬下,劝说邻居们积极配合清理工作。建立在“熟人社区”情感纽带基础上的高效沟通,让街区蚊虫滋生地的清理工作,进度不断加快。
过去一个月来,任围历史文化片区发挥机制创新的威力,跨社区统筹联动,激发群众动员发动机制的良好优势,以机制创新与情感链接打响防蚊灭蚊环境卫生攻坚战。背后,祖庙街道以疫情防控为契机,敏锐捕捉基层治理机遇,从疫情防控中探索为闲置房安上“身份证”、跨社区协同联动、发动群众高效处置等机制和经验,将防蚊灭蚊攻坚战转化为根治人居环境“沉疴旧疾”的长效机制。
301间闲置房首次有了“身份证”
创新机制跨社区协同行动
“有些私宅的产权人非常复杂且分散,有的甚至在国外,克服多方面困难都要积极联系。通过这场防蚊灭蚊攻坚战,将闲置房屋锁定身份证信息,逐一打开清理,就是要在今后形成长效的环境卫生维护机制。”祖庙街道相关负责人说。
经过系统的走访和梳理发现,仅任围片区的空置房就达到300多间。有的私宅甚至闲置多年,长期没有打开过,房内早已杂草丛生,蚊虫滋生,不仅拉低了历史文化街区的“颜值”,更成了蚊媒疾病伺机传播的“隐形陷阱”。
游客一早来到任围片区打卡。阎锋摄
游客一早来到任围片区打卡。阎锋摄
任围原本是一百多年前佛山纺织业巨头任氏兄弟的庄园。自2020年9月内街巷提升启动以来,任围街区的镬耳屋、洋楼宅邸、趟栊老屋经过“修旧如旧”,重焕光彩,任围历史文化街区正成为佛山古镇citywalk的热门打卡街区。大批青年主理人的进驻,这里更涌现出一批多元业态格调小店,深受市民和游客的喜爱。但在此次防蚊灭蚊攻坚战中,任围历史文化街区房屋老旧、空置房多、环境相对潮湿的问题暴露出来。
以防蚊灭蚊攻坚战为契机,任围片区为每座空置房屋都安上了“身份证”信息,每栋闲置房的封网、消杀情况,也随即以“消杀记录牌”的形式进行明确,将街区的环境卫生黑点“一网打尽”,更为历史文化街区老旧房屋环境卫生管理破局。
闲置房“身份证”详细列明房屋权属单位、面积、管理责任人与联系方式。
闲置房“身份证”详细列明房屋权属单位、面积、管理责任人与联系方式。
就在本月初,祖庙街道率先在辖区市东社区开展“钉牌行动”试点,行动通过联合市、区相关单位,对各个房屋权属单位进行全面梳理,并定制一批房屋“身份证”。“身份证”详细列明房屋权属单位、面积、管理责任人与联系方式,在试点经验基础上,各片区社区逐步推广,以确保“房前有证、权属清晰、责任到人”,彻底破解公有闲置房卫生管理这一难题。
“书记,这是今天的台账。”由于任围片区属于同安和妈庙两个社区,两个社区在防蚊灭蚊治理和消杀中常常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结合片区实际,协同联动的创新机制正在高效发挥威力。
通过防蚊灭蚊,任围片区环境更加整洁。
通过防蚊灭蚊,任围片区环境更加整洁。
8月中旬开始,两个社区进行合并统筹协同,以灵活变通的形式,形成最密切高效的配合。无缝协作机制之下,同一本台账,同一班人马,同一套方案,让蚊虫无处遁形,共建宜居宜业宜游历史文化街区。
凝聚各方共识、创新协同机制的背后,任围历史文化街区联合党委于2024年12月揭牌。联合党委创新地以历史文化街区的地理空间为依托,串起同安、妈庙两个社区,紧密围绕历史文化街区发展,吸纳街道城建、宣传文体等职能部门,以及教育战线、文化战线、商企代表、志愿者组织等各类群体人才加入。围绕街区群众关心期盼的问题,联合党委已成功协调推动街区亮化装灯,推动片区照明提升,街区石凳维修等问题。
“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熟人社区发挥情感纽带力量
每天,任围片区都活跃着近百人的工作队,市、区双联系单位的工作人员等纷纷驻扎社区,参与卫生黑点垃圾清理转运。
由于街道狭窄、机械作业面受限,一袋一袋的垃圾大都是工作队队员从8楼搬下来,通过三轮车运出后,再转运至卡车运走。后来大家开始开动脑筋,用架设小滑轮等创新的方式,节省人力方便更高效运送。
“看到工作队队员们的辛苦,越来越多的居民不仅更加理解和配合,还主动参与到清理和维护环境卫生的工作中。”社区负责人告诉记者。
随着卫生黑点清理工作向纵深推进,越来越多的商家和居民加入到这场攻坚战中。一大早,同安大街16号,居民们每人自发提着两桶水自发加入洗楼梯行动中。老居民们自豪地说,在这里一住就是60多年,亲眼见证了街区的蝶变,环境卫生越来越好我们都要出份力。还有居民表示,我们老佛山当年就是闻名全国的爱国卫生城市,当年大家都向卫生标兵看齐,家家户户都能够做到环境卫生门前三包,现在一样可以!在这些记忆犹新的片段之下,居民们干劲儿十足。
任围通过举行百家宴,进一步建立熟人社区的情感链接。
任围通过举行百家宴,进一步建立熟人社区的情感链接。
“大家好才是真的好,街坊们都在行动,都是为了咱们自己的环境卫生,为了自己的健康。”也有一位阿姨看着在天台栽培的瓜藤要面临清理而依依不舍,面对邻居和志愿服务队队员们这样的劝说,也开始转变观念,积极配合行动。
“要特别感谢志愿服务队的队员们,他们的动员工作做得非常高效、到位。”同安社区党委书记谭丽霞说。事实上,有一些居民长期感到头疼或者反复投诉的隔壁房屋渗水、漏水、卫生黑点等问题,在这场攻坚战中得以从根部一举解决。
片区里被居民长期投诉的一处垃圾黑点,经过工作队400人次连续6天的奋战,终于得以清除,得到周边居民们的点赞。同安大街的一家手工商铺,因老房房顶上自然生长出来的植物,难以得到彻底的清理,一下雨墙壁就渗水。此次清理工作顺便帮他们解决了头疼已久的屋顶排水问题,商家高度点赞。
还有的居民们表示,攻坚行动不仅彻底抹去了昔日的脏乱痕迹,让蚊媒隐患无处遁形,而且以前闲置物品堆放的空间得以清理,长期私占的天台空间变得清新干净,大家的公共空间更多、更整洁了。
像这样,以协同机制创新和熟人社区情感纽带为链接,任围有效化解了防蚊灭蚊背后社区治理中的合作难题,破解了空间治理碎片化的系列难题。环境的蝶变与长效防疫正共同勾勒出老街区宜居宜游的新图景,这个没有物业管理的网红街区,也将持续提升面貌和格调、提高新老居民的价值共识和凝聚力。
采写:南方+记者 阎锋
祖庙街道办事处供图(除署名外)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