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A股不负众望,稳稳站上3800点。
当天,A股市场延续上攻态势,沪指突破3800点,续创十年新高。
沪指上一次见到“3800”在2015年8月19日,距今已十年整。
大盘涨了,成交爆了,股民热搜刷屏了。
但问题也来了:是赚到钱了,还是“只赚指数不赚钱”?
面对这轮强势上攻,散户该追?该等?还是该跑?
续创新高,你在大A中赚到钱了吗? 稳赚的 亏着呢 基本持平 提交
芯片领涨 券商异动
截至8月22日收盘,上证指数报3825.76点,涨1.45%;深成指报12166.06点,上涨2.07%;创业板指报2682.55,上涨3.36%。两市成交额2.58万亿元,较昨日放量1185亿元。全市场2803只股上涨,芯片产业链领涨。
8月22日,寒武纪20%涨停,市值突破5200亿,股价达1243.20元,创下历史新高。寒武纪是国内主要的AI芯片公司之一,产品芯片应用于云服务器、数据中心等。
寒武纪是芯片概念爆发的缩影。当天三川智慧、昆仑万维、科德教育、成都华微、云天励飞、盛美上海、海光信息、艾布鲁等芯片概念均以20%的涨幅涨停封板。
芯片概念、半导体行业迎来暴涨,主要是三大涉及人工智能的利好集中来袭:
其一,DeepSeek发布消息,DeepSeek-V3.1正式发布。
其二,规模高达5000亿元的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将出,重点投向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领域。
其三,有报道指出,英伟达H20生产存疑,这使得国产替代再度成为市场焦点。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相关股票板块处于轮动活跃状态。无论是日前涨幅居前的“液冷”板块,还是当前的芯片概念,都是当前经济发展的动力引擎,本轮行情最核心的产业引擎就是人工智能。
AI算力的发展机遇迎来三重共振,包括技术迭代驱动硬件升级、相关产品实现本土化生产、政策与资本的双轮推动。在此背景下,高速光模块、AI服务器与算力中心、液冷与节能技术等高景气赛道已进入业绩兑现期。
值得注意的是,当天,“牛市旗手”券商股持续异动走高,光大证券、信达证券涨停,广发证券领涨。
东兴研究所策略分析师林阳认为,在大金融搭好台之后,大科技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将是未来一段时期的核心板块,建议短期以大科技为主。同时,以保险、券商为代表的非银板块有望成为牛市中最具备趋势性攻击弹性的板块,具有十分巨大的配置价值,建议投资者超配保险和券商板块,以持有策略享受中期牛市红利。
随着指数的快速上扬,市场赚钱效应显著增强,吸引了大量增量资金入场,两市成交额跃升。截至8月22日,沪深两市成交额已连续7个交易日突破2万亿元。“指数上涨—资金流入—成交放量”的正反馈循环已然形成,牛市氛围愈发浓烈。
行情带动下,“90后”“00后”跑步进场。券商数据显示,7月A股市场新开户数达196万户,同比激增71%,环比攀升19%。
不过,22日仍有2396只股票下跌,盘中一度跌多涨少。与此同时,股市“涨指数不涨个股”让不少散户体感并不好。从数据来看,7月上交所开户数量与去年10月的高点仍有一定距离,散户还未出现大规模入市。
存款“活化” 外资唱多
“慢牛”启动,动力仍来自存款搬家。
金融数据显示,居民存款减少的同时,非银存款(包括证券、信托、理财等)显著增加。7月份,居民存款减少了1.11万亿元,而非银存款新增2.14万亿元,显示出存款搬家的趋势,资金正在流向股市。
外资也纷纷看多中国资产,理由也正是存款的活化。
高盛最新研报指出,中国股市当前仍有大量“存量资金”尚未入市,为市场进一步上涨提供动力支撑,尤其看好中小盘表现。
8月21日,高盛在研报中称,目前仅有22%的家庭金融资产配置在基金和股票上,潜在资金流入规模超过10万亿元。高盛指出,目前已有迹象表明这种资金转移正在发生,这一趋势预示着中国股市尤其是中小盘股仍具备显著上涨空间,中证1000和中证500等中小盘指数值得重点关注。受益于更高的散户持股比例、更均衡的行业配置以及对高科技制造业的更大敞口。
摩根大通近日也在一份报告中表示,鉴于杠杆率和估值仍处于适度水平,料中国股市上涨动能将持续,并估计潜在的资产轮动可能会为股市注入额外的14万亿元人民币流动性,约相当于流通市值的16%。
这位摩根大通分析师在报告中写道,资产轮动和过剩流动性的上升是中国股市反弹的主要驱动力。
野村最新研报表示,资金明显转向了估值更具吸引力的A股与H股。这种一致性的行动表明,减持印度并增配中国AH股已成为当前新兴市场基金的一个主流策略。这一转变并非孤立事件,而是此前一系列市场情绪变化的延续和确认。
外资看多A股之余,也用真金白银押注,今年以来海外资金对中国股市的兴趣明显提升。高盛数据显示,7月全球主动型基金对中国股市的配置比例升至6.4%。同时,被动型资金加速流入,截至7月底,外资被动型基金今年以来累计净流入已达110亿美元。
券商乐观 震荡上行
自去年9月份一系列政策“组合拳”推出以来,上证指数已从近2900点稳步攀升至超3700点。
7月份以来,市场动能进一步释放。随着A股市场成交额连续多日突破2万亿元、两融余额时隔十年重回2万亿元以上、上证指数创近十年新高……A股市场“升”机盎然。
从长期来看,市场可能仍会处于“慢牛”格局当中。
展望后市,光大证券认为,场内资金虽有分歧,但市场的走势显示韧性十足,且场外资金有望延续入市之势,接下来市场大概率延续震荡上行的走势。
但在连跃台阶之后,A股将面临更多阻力和多空的博弈分歧。
“沪指续创10年新高下,近10年的套牢盘的解放以及技术面上涨空间的彻底打开,指数将以波动率放大的方式突破前期高点。”太平洋证券分析师张冬冬分析认为。
但张冬冬认为,上涨行情还未结束,3450点缺口位置的支撑依旧有效,支撑未破,持续看多。
“后市首先剑指4000。”林阳认为,居民存款搬家的空间仍然十分巨大,经济未来进入新一轮复苏周期的时间节点可能也不会太远。同时,资本市场制度性红利不断显现,上市公司质量稳步提升,新质生产力含量不断提升,市场有望出现业绩与指数共振的中长期趋势。
张冬冬认为,最近的政策倾向不断透露出未来财政支出的方向正逐步转向居民端发力。同时,7月的政治局会议对海外风险的定调较4月份更为乐观,中美贸易谈判达成乐观结果仍是大概率事件。此外,全球风险资产的强势并未有结束的迹象,无论是加密货币、海外股市都在贸易缓和、降息预期和强力财政的预期下持续上行。“目前并没有走弱的形态和风险事件驱动出现,全球风险偏好的上行将助力A股行过万重山。”
林阳认为,短期市场有望剑指4000点整数关口,进而强化中期慢牛的宏大叙事,同时有望进一步激活场外资金对A股的配置热情。“相信中国股票市场会创出新的高度。”
南方+记者 黎华联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