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周”回顾:双节期间,广东人买疆品到底有多拼?

南方农村报  2025-10-11 16:49

红枣煲汤,羊肉进补,坚果、瓜果更是送礼佳品……“万里不为远,粤新一家亲”的深厚情谊,流淌在大湾区千家万户的餐桌日常。

过去不久的“黄金周”,“疆品南下”随着国庆、中秋双节到来持续升温:

“疆品南下 粤品北上”2025广东对口援疆地区名优产品走进大湾区展销活动火热举行,超百款地道疆品“空降”羊城;大湾区消费者赶赴“疆品大巴扎”逛吃“扫货”;“疆品南下 粤品北上”标语点亮广州塔,亮相城际列车,把产品卖出了花样、打响了品牌......

在“组合拳”带动下,双节期间,疆品在粤港澳大湾区的销量,比往常大幅跃升,部分广东对口援疆地区名优产品体验馆销售额突破百万大关,展现出粤新两省区经济纵深持续拓宽的活力。

这不禁令人感慨——

买疆品,还是广东人拼;卖疆品,还是广东人行!

逛吃“疆品大巴扎”

囤货走亲戚,总能用得上

懂吃会生活,是广东人的生活哲学。面对优质疆品,大湾区消费者自然不愿错过。节前,“疆品南下 粤品北上”2025广东对口援疆地区名优产品走进大湾区展销活动登陆广州塔广场,“小蛮腰”下掀起一场“扫货热潮”。

回忆节前赴粤的参展经历,新疆天域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童虎对广东人追求好产品的执着颇为感慨。“消费者太热情了,带来的牛羊肉不够卖,都是为了中秋、国庆的家庭聚餐囤货。当天买不到产品的,就留了公司联系方式,要求线上发货。”

尽管广东气温居高不下,但这也阻挡不了大湾区消费者囤牛羊肉进补,提前买棉织品保暖。新疆长绒棉蜚声国内外,棉袜、棉衣、围巾等产品颇受欢迎。广州市民王先生说,他一次性买了六盒新疆棉袜,“用来保暖正合适,礼盒包装精致,自己穿或送人都可以,性价比很高”。

除了节前逛展,双节期间,广东对口援疆地区名优产品体验馆,消费者络绎不绝,老广奔赴“疆品大巴扎”兴致不减。“存货快没了!”佛山馆相关负责人刘鹏介绍,参展期间,20多箱伽师瓜一个多小时售罄。节日期间,门店客流量很大,采购量上涨,伽师新梅销售总额约50多万元,伽师瓜销售总额约60多万元。

在东莞馆,负责人王成陆续把节日期间积累的订单发出。“红枣、核桃、牛羊肉、滋补品卖得好。”他说,双节到来刺激了产品销量,走大宗和零售的都有,节日期间销售额约150万元。

双节期间,多家广东对口援疆地区名优产品体验馆市场反响不俗,佛山馆、东莞馆销售额,在一周左右均突破百万元大关。

线上平台同样火爆,订单猛涨。双节期间,“疆品南下 粤品北上”线上主平台总销售额超230万元。此外,得益于近两个月的大力推广,伽师新梅干、疏附杏脯、第三师图木舒克市灰枣分别成为双节期间的线上热卖单品。

产销双方面对面

多家疆企涌进大湾区拓市场

除了疆品热卖,一批新疆企业在广东援疆前方指挥部、喀什地区行署等单位组织下,积极到广东拓展市场。节前举办的“疆品南下 粤品北上”广州之夜供需对接活动,为粤新两地企业搭建了合作桥梁。

新疆文化旅游投资集团首次参加“疆品南下 粤品北上”系列活动,企业以一辆精心打造的“疆品餐车”撬动与广东企业的合作。新疆文旅投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秦云靖介绍,“疆闪闪文旅餐车”是企业打造的重点项目,集“美食体验、文化传播、城市赋能”于一体,传递“地道、正宗、有温度”的新疆味道。

“‘疆闪闪餐车’在广州落地生根,成为连接新疆与广州的文化纽带和美食桥梁,真正让大美新疆‘走出去’,让更多内地好的资源和产品能够透过疆闪闪‘引进来’。”秦云靖补充。

“疆品南下 粤品北上”工程不仅促进两地优质产品双向交易,更加速了两地企业合作的进程。如今,在平台带动下,生产端、加工端、物流端、销售端多家企业串联起来。两地企业合作的火热氛围,随着双节到来进一步强化。新疆企业带着满满的诚意赴粤,也让大湾区企业看到合作的无限可能。

活动期间,广州市钱大妈农产品有限公司与新疆企业洽谈合作。公司区域采购负责人李京桐说,公司采购的产品覆盖全国多地,并建立了全链条品控体系,此番也希望能对接到优质的新疆产品,依托社区生鲜连锁品牌的优势,把好产品推广出去。

粤新两地市场互联互通、商贸互动往来的效率日益提速。广东援疆前方指挥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按照“强化战略对接、交通互联互通、市场一体化”的工作要求,广东援疆加快粤新两地人流、物流、资金流等要素双向流动。除了依托展会平台增进两地企业合作,还引进物流龙头企业来喀落地,推动广州拉普拉斯公司整合京东物流、顺丰快递、邮政速递等物流企业资源在喀建设新广5G智慧物流港,在产品上市季节开展冷链进基地、物流到田头服务,有效疏通了“田头到餐桌”“国内到国际”的梗阻。

点亮南粤夜生活

品牌赋能助力疆品价值跃升

节日期间,“疆品南下 粤品北上”点亮了羊城夜空。“疏附优品 湾区共享”“源自兵团 鲜达湾区”等标语在广州塔亮灯,营造出“买疆品,迎节庆”的氛围感。

搭乘广肇-广惠城际列车的乘客,还会邂逅一场“萌物展”: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的名优产品化身卡通形象,扫码即可获取购物指南,为旅途添一份惊喜。

从木亚格杏上市登陆广州公交广告,到伽师新梅亮相千灯湖,再到唐王古瓜获网红“打call”……在广东援疆前方指挥部推动下,“疆品南下 粤品北上”品牌正加速融入大湾区城市空间与市民生活。

有节奏、有创意的品牌营销战,也让两地名优产品提升了价值和销量。近期,南方农村报联合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课题组推出《2025年度广东对口援疆地区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从产业、市场、民生、生态等维度评估疏木亚格杏、伽师新梅、三师唐王古瓜的价值。

从价值评估的结果来看,在产销对接、品牌推广的有力带动下,疏附木亚格杏打破农产品“低价走量”的传统困局,树立地理标志产品高端化发展标杆;伽师新梅如今已覆盖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强化对东南亚市场的辐射,从区域性品牌升级为全国性品牌;三师唐王古瓜2025年广东销量占总销量五成,仅广东市场销售额便突破600万元,成为“疆品南下”战略中的标杆案例。

如今,深深扎根于边疆沃土的疆品,迈向全国的步子更大了,也让各族群众的腰包更鼓了,以丰产丰收凝聚人心;粤新两地也在双向赋能中拓宽了经济纵深。这恰恰印证了“媒体+”与品牌打造对产品价值跃升的赋能。

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互联网平台企业发展与治理研究中心主任郭全中表示,对产业援疆而言,“疆品南下 粤品北上”工程是一次接地气、贴近市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益实践,具有创新性和示范性。“媒体+”打造农业区域公用品牌的经验,从广东推广到新疆。在此过程中,“媒体+”能更好地连接用户、传播品牌,并提炼优质产品的价值点,在品牌打造中发挥了核心作用。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的历史节点上,从舌尖到心间,从产品到情谊,粤新协作的果实正跨越山河、甜蜜相连。这流动于市集、绽放于餐桌的往来交融,正是两地情谊最生动的注脚——70年再出发,“疆品南下 粤品北上”的路越走越宽,粤新两地的心越走越近。

撰文:袁瀚 伍咏言 欧晓嫦 严秋璠

来源:南方农村报

编辑 钟敏婷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