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琶洲到维多利亚港,海珠这样助力数字营销企业“赴港发展”

作者 吴雨伦 2025-10-17 11:15

10月16日下午,“智汇湾区,链接全球——海珠区数字营销企业赴港发展新机遇”活动在琶洲环球贸易中心举行,活动上对首个“海珠区出海金融服务站”授予牌匾。

据了解,本次活动由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驻粤经济贸易办事处、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投资推广署、海珠区科技工业商务和信息化局、海珠区投资促进局联合主办,汇聚香港和海珠的政府单位代表、辖内15家优质数字营销企业负责人及法律、金融等领域专家人士,搭建起粤港协同、政企联动的精准交流平台,为海珠数字营销企业“赴港发展”破题指路,也是海珠区在强化金融产业支撑、助力企业“走出去”、服务民营经济方面的又一扎实行动。

据悉,海珠是全省首个推出数字营销产业政策的区域,每年将投入千万元,做实筑巢、壮苗、聚苗、优才等6大举措。

链接:搭赋能平台,助一站式“出海”

作为广州数字经济核心区,海珠区GDP增速连续十一个季度领跑全市,琶洲片区发展速度更是傲视群雄,近两年更是两度跻身福布斯中国中央商务区十强。

抖音、腾讯、阿里、唯品会、蚂蚁五大龙头平台齐聚,年营收超700亿元;腰部企业展现强力支撑,仅仅数字营销企业赛道,已培育亿元以上腰部企业31家,营收规模达200亿元,并保持双位数增长;一大批中小微数字经济企业扎堆发展,规模以上企业近200家,初步形成了“龙头引领、腰部支撑、小微兴旺”的千亿级产业森林。

本次活动则精准链接香港优质资源,以“政策解读+产业赋能+专业服务”为核心,以期能有效地解决企业在资本对接、品牌升级、合规发展等方面的迫切需求,打通企业赴港发展的信息壁垒与服务堵点。

“一直以来,海珠与香港文化同源,地理相近,往来紧密,目前,更是响应国家号召,实现科技创新协同和资源要素流动。海珠企业要‘走出去’,香港是最好的‘第一站’;品牌要‘立起来’,港股是最好的‘展示窗’。 ”海珠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凭着世界顶级的专业服务、资金和高端人才汇聚,吸引来港建立供应链管理中心、国际业务总部、财资中心等,以支持企业在港的国际业务发展。”活动现场,香港驻粤办副主任叶海崙从粤港协同角度,介绍了驻粤办在促进两地经贸合作、为内地企业赴港提供支援服务的核心职能。

引航:“政策+服务”双支持,破解出海痛难点

活动现场,香港投资推广署、海珠区科工商信局、海珠区投资促进局以及法律、金融的专业机构分别围绕企业赴港发展的核心需求,从政策指引到实操落地等全链条支持进行主旨分享。

香港投资推广署相关负责人详细解读了香港的独特优势,以及契合数字营销企业的科技研发、营销业务、公关支援、拓展业务网络、人才来港等一站式服务,并提出,“将为来自中国内地及海外的企业提供专业支持,涵盖业务规划、在香港设立公司、扩展业务等全方位服务,并协助企业透过香港开拓国际商机”。这一政策宣讲让在场企业清晰掌握了赴港发展的“政策红利清单”,为后续布局提供了发展方向。

“作为全省首个推出数字营销产业政策的区域,海珠区每年投入千万元,做实筑巢、壮苗、聚苗、优才等6大举措,认定了首批数字营销产业集聚示范空间,形成了多业态集聚的产业高地,有效推动主导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服务业连续十年实现双位数增长”。海珠区投资促进局相关负责人聚焦本土产业赋能,系统阐述该区如何打造数字营销产业新高地。

此外,在企业最关心的合规与金融领域,专业机构带来了“定制化解决方案”。金杜律师事务所代表表示,将从赴港上市过程中的模式对比、法律合规、流程衔接、风险提示等方面提供实操建议,帮助企业避开上市弯路。

而中国银行则已建立“一点接入、全球响应”机制,提供“跨境、跨业、跨界”综合金融解决方案,并针对企业、高管赴港发展创新推出了“中银香港专属服务”。同时也为数字营销企业量身打造了专属金融支持服务方案,海珠支行已累计为超15家海珠数字营销企业提供9150万元授信,切实以金融“活水”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据悉,活动现场还为首个“海珠区出海金融服务站”授予牌匾。该区将以“出海金融服务站”为载体,开展“政—银—企—境外”协同联动,着力帮助海珠数字营销企业破解“出海”金融堵点,并鼓励银行机构打造“政银合作+特色产品+服务平台+保障体系”为一体的金融服务体系,以网点驻点形式,为“出海”企业提供商事登记咨询、外汇合规指导等政务协同服务。

赋能:多维发力筑生态,持续护航强发展

“我们计划赴港拓展跨境数字营销业务,但对香港的税务政策和上市流程不太熟悉,今天的宣讲正好帮我们理清了思路!”

“之前跨境汇款流程繁琐,现在在线就能办理,外汇业务便利化大幅提升了我们的入账效率。”

在企业交流与专家答疑环节,在场企业家纷纷分享经营规划与实际困惑,两地政府代表、法律及金融专家现场逐一回应,实现“需求精准对接、问题现场破解”。

记者从海珠区科工商信局了解到,此次活动的举办并非孤立举措,而是该区长期深耕“金融赋能产业、助力企业出海、服务民营经济”的又一缩影。

该区始终将民营经济作为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早在三年前就全面启动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锚定核心目标出台专项政策,目前已投入近2100万元扶持资金,对优质中小企业开展系统性培育,并成功推动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实现从 “零” 到 “双位数” 的突破。

此外,该区紧扣新一代信息技术、都市工业等重点赛道,推行 “一企一策” 精准赋能,构建了 “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独角兽企业—上市企业” 全链条培育体系,累计培育上市企业12家,其中港交所上市企业3家。

“在企业‘出海’过程中,我们会通过主动联系市贸促会等部门共同支持,协助对接境外产业政策、产业园信息和海外投资保险等重要信息。”海珠区科工商信局副局长沈宇峰介绍,该区积极构建“总部用地保障+政府基金引导+业务拓展对接+政务服务支持+上市辅导服务+政策奖励扶持”六大精准服务支撑体系,为民营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赋能保障。还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并通过“海珠合伙人”机制精准服务企业,找场地、促融资、拓市场、拉订单。

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是进一步打通了海珠数字营销企业赴港发展的“最后一公里”。海珠区相关负责人表示,若数字营销企业能在香港上市,有望借助国际资本进一步深耕跨境电商,吸引跨境人才,拓展国际业务,将进一步促进数字营销产业生态的繁荣。

南方+记者 吴雨伦

编辑 叶颖诗
校对 吴荆子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