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由广东省政府、省政协和全国工商联联合举办的2025世界粤商大会在广州开幕,近千名海内外粤商代表齐聚一堂,共商发展大计。
珠海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组织健帆生物、金山软件、纳思达、金创科技等一批代表性企业组团参会,展现新时代珠商风采,为助力广东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力。
珠海4人3企获省级表彰
近年来,珠海民营企业作为城市发展的核心引擎,在经济增长、创新驱动、就业保障及社会服务等领域贡献卓著。2024年民营规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3608.54亿元,占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的56.0%;民营规上工业增加值达1017.98亿元,占全市的61.8%。
亮眼数据背后,是珠海广大民营企业锐意进取、实干担当的集中体现。循着国家战略的牵引,迎着南海潮头的春风,在粤商群体中,一批珠海企业家深耕实体经济,坚持自主创新,在高质量发展中乘风破浪、踔厉奋发。
在本届大会广东省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暨光彩事业贡献奖的表彰中,珠海共有4名个人和3家企业获奖。珠海市金创科技有限公司执行总裁林晓君、广东坚士制锁有限公司总经理袁志满、珠海市润星泰电器有限公司董事长张莹、珠海市妇女儿童福利会会长陈伟光,四位杰出代表荣获“优秀建设者”称号。健帆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天章办公集团有限公司、广东德光源集团有限公司三家企业则被授予“光彩事业贡献奖”。
据介绍,优秀建设者暨光彩奖表彰每3年进行一次,“优秀建设者”评选以“三强一好”(政治素质强、发展能力强、社会责任感强、群众口碑好)为标尺,获得光彩奖的企业则需要在推进公益慈善、共同富裕中表现突出。
会上发布“2025广东省民营企业100强”“制造业民营企业100强”“服务业民营企业50强”三张榜单。4家珠海企业入选: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同时入选综合百强与制造业百强;珠海万达商业管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入选综合百强及服务业50强;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汤臣倍健股份有限公司入选制造业百强。
大会期间,广东省工商联对外发布《青年粤商创新创业优秀案例》,其中珠海3人入选。纳金科技创始人雷震作为清华学霸在横琴创业,以纳米银材料撬动全球市场;菲高科技董事长于顺亮带领企业八年“三连跳”,获评国家级“小巨人”,破解芯片散热国际难题;云洲智能创始人张云飞15年“破浪”,引领中国无人船艇驶向“蓝海”。
在全球化新阶段,珠海企业积极推动“出海”到“扎根”转型。在《粤商走出去引进来优秀案例》中,珠海3家企业案例入选。格力电器以自主品牌出口占比70%,打赢一场20年的出海独立战争;健帆集团二十年“磨”一剑,在高端技术领域破壁国际市场;金山软件驱动“技术宅”“游戏侠”向全球“远征”。
以一流营商环境共赢未来
营商环境提质,产业协同升温,珠海正以全新姿态向大湾区企业发出诚挚的“邀请函”。
“我们期待与全球友人携手合作,共享发展机遇。”珠海市副市长苏虎在粤商大会上推介时,向实干家们“抛出绣球”。
盛情邀请背后,珠海始终致力于打造开放包容、高效便捷的营商环境和日益完善的产业生态,为企业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作为中国首批经济特区之一、大湾区重要极点城市,珠海用绣花功夫、精雕细琢打造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全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重要增长极、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努力建设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城市样板。”苏虎介绍。
作为中国唯一与港澳陆路相连的城市,珠海依托港珠澳大桥实现24小时通关,构建起“海陆空”立体国际物流体系,助力企业高效链接全球。
政策环境持续优化,通过“横琴优势+珠海空间”模式,企业可享受所得税双15%优惠及多功能自由贸易账户等跨境金融便利。
珠海政务服务不断提质,实现“拿地即开工”、企业开办半小时办结,并推出“免申即享”等惠企措施。
在要素保障方面,珠海建成超千万平方米5.0产业新空间,设立800亿元基金群重点培育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新质生产力领域,同时通过“1元创业空间”、最高1亿元团队资助及人才住房“一免两减”等政策,构建起全链条企业服务和人才支持体系,让创新创业活力在这片热土上充分涌流。
粤商大会的余温尚未散去,一场围绕产业协同的深度互动随即在珠海展开。
大会次日,来自美国、英国、澳大利亚、越南和大湾区其他城市的粤商代表考察团应势而至,抵达珠海,马不停蹄地走访了金湾区国际健康港、汤臣倍健透明工厂、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规划展览馆、珠海高新区科技创新展示厅等产业园区和重点企业,探寻合作新机。
“珠海在产业布局、营商环境等方面的优势明显,特别是在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领域的产业集群效应已经开始显现,这为我们企业投资兴业提供了良好条件。”考察团成员在走访后纷纷表示。
“单打独斗的时代已经过去,集群作战才是未来。”珠海市工商联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珠海市工商联推动成立了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装备智造、生物医药等9个现代化产业体系专委会,着力构建“党建链、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的产业生态。
下一步,工商联将加强“政企面对面”,优化营商环境与发展动能,推动国企与民企协同发展,构建产业共同体,助推珠海民企正以更加开放、协同的姿态融入大湾区发展浪潮。
撰文:谢静怡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