辗转27年手术7次,她在汕头遇见了希望和温暖

作者 彭深 2025-09-30 16:00

“要是没遇到汕头人民医院这群医生,我这辈子可能就在病痛里熬到头了。”出院这一天,41岁的金琳(化名)紧握医护人员的手哽咽道,眼眶泛红却难掩笑意。这位从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来粤务工的女子辗转多地求医,历经27年、7次手术未解的病痛,终在汕头市人民医院获得根治。

当天,金琳特意给医护团队送了锦旗,眼含热泪拥抱该院妇产科主任钟红珠。而钟红珠贴心地帮她整理出院材料,还不忘递上手机号码,叮嘱“有任何不舒服随时给我打电话”。医护双向奔赴的背后,是一段多学科协作的攻坚历程,更是一次用仁心托起希望的温暖接力。

汕头市人民医院妇产科医护人员与患者及家属合照。 受访者供图

汕头市人民医院妇产科医护人员与患者及家属合照。   受访者供图

跨越大半个中国的曲折求医路

金琳的苦楚始于14岁那年突如其来的腹痛。家境贫寒与医疗认知的匮乏,让她错失了早期诊治的机会。“疼得打滚的时候才去医院,却被当成肾炎喝中药,一点用都没有。”回忆起最初的误诊,她语气里满是无奈。

因反复腹痛,1997年,金琳在县城医院实施开腹探查术,切除不明包块后,疼痛仍未根治;2000年,当地市区医院确诊金琳是“先天性阴道闭锁”,实施手术后她虽然能正常来潮却仍间断腹痛;2003年,金琳再次在当地医院接受两次阴道手术,可术后留下漏尿、夜间尿频的后遗症,日夜折磨着她。2015年金琳怀揣希望赴北京查治“膀胱阴道瘘”,2024年奔广州求医,遗憾的是均未获有效治疗。

20多年里,金琳拖着病体辗转北京、广州、贵阳等多地医院,但数十次住院、7次手术,一点点消磨着她的希望。“今年腹痛加重时,晚上尿频尿漏折磨得我彻夜不能入睡,我已经41岁了,折腾了大半辈子,真的想过放弃,觉得这辈子就这样了。”她说。

事情的转机出现在今年8月,网络求助让金琳与汕头市人民医院结下了生命之缘。钟红珠接诊后,耐心听完她断断续续讲述二十七载求医经历,当即轻轻握住她的手柔声安抚:“你别急,这些病历我都收下,先收住院抗感染治疗,咱们一步步来。”

汕头市人民医院妇产科钟红珠主任和患者。 受访者 供图

汕头市人民医院妇产科钟红珠主任和患者。 受访者 供图

多学科精准手术破解疑难困局

当天下午,一场多学科会诊随即展开。妇产科、感染科、普外科、泌尿外科、医学影像科、麻醉科等专家详细讨论后,为金琳安排医学影像、腔镜等系列检查,全力破解此前“病因模糊、治疗无措”的困局。

检查结果揭示了病情的复杂性:盆腔粘连、积液、输尿管积水等多种问题交织。专家们结合进一步的内镜探查手术结果,最终明确患者为“原尿道损伤后畸形愈合”,排除了膀胱阴道瘘——这一关键诊断,为后续根治手术找准了方向。

“前几次手术造成的粘连像‘乱麻’一样,稍有不慎就可能损伤膀胱、肠管,必须把风险降到最低。”钟红珠介绍,妇科、普外科、泌尿外科三个科室的医生反复研读既往病历和检查结果,凑在一起模拟了多次手术路径,从切口选择、粘连分离顺序到病灶切除范围、尿路修复细节,每一个环节都制定了详尽方案,同时针对“膀胱输尿管损伤”“肠瘘”等潜在风险备好应急预案。

多学科专家会诊。 受访者 供图

多学科专家会诊。 受访者 供图

9月5日,经过前期紧密准备,金琳终于迎来手术。数小时的高强度手术中,妇科、普外科、麻醉科等多学科医生联合为她实施了经腹全子宫切除术、双侧输卵管及卵巢病损切除术、盆腔与腹腔粘连松解术、尿道缩窄整形术,同时同步实施膀胱镜下输尿管支架取出术。

“大姐,手术很成功!病灶都切干净了,膀胱和肠管一点没碰着。”术后刚刚醒转的金琳听到钟红珠的话,积压半生的委屈与感激瞬间爆发,她攥着钟红珠的白大褂衣角泪如雨下:“谢谢你们,没放弃我……”

温暖守护治愈患者半生伤痛

技术攻克了疾病的堡垒,而贯穿始终的温情守护,则抚平了金琳半生的心理创伤。

金琳坦言,当她第一次来到汕头市人民医院时,钟红珠一句“咱们慢慢来”让她感到突如其来的温暖,这也成了照亮她漫漫求医路的第一束光。手术前的麻醉环节,主管医生郑轶瑾没有站在床头远远叮嘱,而是特意俯身贴近她耳边轻声说:“睡一觉就好,不用害怕,我们都在。”一句简单却凝聚着团队郑重承诺的话,也给了她莫大的安心。

温情守护不仅体现在接诊和术前的贴心,更体现在病房的细致观察里。术后第一天,金琳因疼痛无法翻身,细心的郑医生查房时发现后,立刻蹲下身帮她调整床头角度,并柔声劝慰:“我给你开点温和的止痛药,别硬扛,恢复得先舒服才行。”护士团队更是把细致关怀融入日常:每天帮金琳擦身、更换床单,反复调整引流管固定位置,确保不影响她活动;定时监测生命体征、查看伤口愈合情况,耐心解答她的每一个疑问。

医生查房。 受访者 供图

医生查房。 受访者 供图

这种守护,更体现在对患者内心焦灼的深刻理解中。术后第五天,金琳偷偷摸床单检查是否漏尿的一个小动作,被查房的泌尿外科主任王乐浩一眼看到。“来,我带你去做个复查,让你踏实。”他不止是简单地口头安慰,而是一边操作仪器,一边轻声讲解:“你看,手术的切口已长好了,以后再也不用垫尿不湿了。”这一句朴实的话,让她悬了十几年的心,终于彻底落了地。

从精准诊断到多科室协作,从精细手术到温情护理,汕头市人民医院医疗团队用专业与担当,为金琳铺就了“重生”之路。如今,已经出院的金琳提起这段治疗经历,眼里闪烁着久违的光芒:“是汕头人民医院的医生们给了我第二次生命。以后再也不用被病痛折磨了,我想好好过日子,也想告诉和我一样长期求医的患者,别放弃,总有一群医生会为你拼尽全力。”

南方+记者 彭深

通讯员 郑瑞年 陈洁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编辑 肖俏
校对 居伟强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