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日,伴随“海洋石油228”运输驳船在海面上稳稳地压载下沉,惠州25-8B钻采平台上部组块精准无误地坐落于新安装好的导管架上,组块插尖与导管架的对接精度达到毫米级。这一“绣花针”式的完美对接,标志着该平台浮托作业圆满完成,也为深圳市2025年度重点项目惠州25-8油田的顺利投产奠定坚实基础。
惠州25-8B钻采平台是惠州25-8油田综合调整项目的核心设施,作业水深102米。其宛如一座矗立在海洋中的钢铁堡垒,仅此次浮托的平台上部组块就重达14370吨、长81米、宽44.5米、投影面积超过8.5个标准篮球场大小。
在8台锚机的精准操控下,平台上部组块搭载“海洋石油228”号驳船,逐步向安装定位点靠拢,作业过程需要同步保障组块与船舶系统的稳性、控制精度与导管架的相对位置,实时监测锚缆等关键系统的可靠性。当驳船达到2米的进船间隙要求后,在护舷系统与交叉缆的协同作用下,“海洋石油228”号顺利进入导管架槽口,并经约3小时持续精准调整最终抵达对接位置。操作人员通过调节锚机缆绳张力,确保组块腿插尖落入桩腿耦合装置600毫米的捕捉半径范围内,并在船舶排载系统有序启动以及组块分离装置的辅助作用下,实现组块顺利载荷转移。
中国海油深圳分公司惠州25-8油田综合调整项目组项目经理蔡伊扬介绍,“由于该平台上部组块重量超过了海上船舶浮吊吊装能力的极限,安装将通过浮托进行,即借助潮汐的自然力量和船舶调载等施工技术,用类似于举重运动员‘挺举’的方式,把上部组块整体安装到导管架指定位置,并保证对接精度达到毫米级。”
海油工程惠州25-8油田综合调整项目安装经理王彪说,“施工期间正值南海东北季风盛行,海流速度超过正常海域2倍。施工团队抢抓作业窗口,实时监测天气海况,充分利用大马力拖轮和全回转港作拖轮联动,动态调整主作业船‘海洋石油228’号进船速度和方向,成功完成浮托作业。”
中国海油珠东区域开发项目组总经理邓林青告诉记者,“惠州25-8B平台首次实现厚度60毫米以下的热机械控制轧制工艺超高强钢在组块主结构上的规模化应用,实现冶金流程减少排放10%,加工流程减少排放约5%;创新配备中国海油首台海上生产水余热发电装置,可回收利用高温生产水能量;配置微透平机组,可实现伴生气高效回收利用,并采用溴化锂空调进行制冷循环。通过以上措施,项目预计可年均减少碳排放约1.18万吨二氧化碳当量。”
后续,惠州25-8B平台上部组块将进入栈桥安装及海上连接调试作业阶段。而待该油田项目正式投产后,惠西油田区域的物流与电网传输连接能力将得到进一步强化,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注入强大的新动能。
南方+记者 刘倩
通讯员 张郅健 穆瑞喜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