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周刊年度最佳发明榜单发布,松山湖“刷榜”!

作者 黎静茹;陈启亮 2025-10-12 17:58

10月10日

美国《时代》周刊发布

2025年度最佳发明榜单

松山湖培育及孵化的6款产品成功上榜

涵盖环保装备、消费电子

能源存储、智能乐器等多个领域

彰显了松山湖

完善创新生态体系

催生出的强劲创新活力

硬核创新扎堆亮相,覆盖多元应用场景

此次登榜的6款产品中,弓叶科技的混纺AI高光谱光选机斩获“特别提名”,荣获该榜单“Special Mentions”,也是本届榜单“回收再利用”类别中唯一获得此项殊荣的高新技术企业,成为智能分选领域备受瞩目的创新力量。

作为2018年在松山湖成立的本土企业,弓叶科技将高光谱成像技术与AI算法深度融合,实现对废旧纺织物材质成分比例、颜色、款式等精准识别和分选,工作效率远超传统分选模式。

混纺AI高光谱光选机(FASTSORT-TEXTILE)的核心能力涵盖整衣材质分选、整衣款式分选、整衣破碎料、服装边角料的材质颜色分选、破碎料杂质剔除四个层面。

弓叶科技不仅提供废纺分选核心技术支持,更向全球废纺回收领域提供标准化、模块化的废纺分选整线设计方案与落地实施服务,赋能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除此之外,松山湖XbotPark机器人基地孵化企业贡献了其余5项上榜成果。

其中,欧莱雅与Zuvi原里公司合作的光能无线吹风机,通过技术创新实现“吹干表面、保留水分”的平衡体验。

EcoFlow Ocean Pro家庭电池储能系统凭借AI驱动能源调度,可与太阳能板协同构建家庭高效能源网络。

LiberLive无弦吉他凭借智能交互设计,在市场上收获广泛青睐,其量产能力源自基地“共享工厂”提供的原型打样、试产全周期支持。

追觅X50 Ultra扫地机搭载的仿生机械足越障技术,核心驱动力来自本末科技研发的M0603B系列直驱电机,实现扫地机器人性能的革命性升级。

直驱电机方案是目前高端家用机器人最常见、最可靠的驱动方案。数据表明,本末科技直驱电机方案相对传统“电机+减速器”方案清洁效率提升30%、续航时间提升20%,噪音低于45dB,寿命可达10000小时以上,同时故障率也大幅下降。

库犸科技(MAMMOTION)的智能割草机器人YUKA mini以无线虚拟边界技术和AI视觉避障,融合高效轻量化设计,获得特别提名。值得一提的是,这也是本年度的评选里唯一获此殊荣的割草机器人。

据悉,这已是库犸第二次荣获《时代周刊》最佳发明奖殊荣。从2024年的LUBA 2 AWD到今年的YUKA mini,库犸割草机器人连续获得国际权威的认可,充分证明其全球影响力。YUKA mini自发布以来,不仅迅速在亚马逊多区域市场登顶,畅销30余国家和地区,更获得MUSE设计奖和专业媒体高度评价。

生态赋能清晰可见,培育体系凸显优势

6家企业的成长轨迹均深深镌刻着松山湖的培育印记。作为在松山湖培育成长的科技企业,弓叶科技自落地以来便扎根园区创新土壤,依托区域内产学研协同优势加速技术迭代。XbotPark机器人基地的孵化模式更成为创新加速的关键引擎,该基地由香港科技大学教授团队于2014年发起,以“共享工厂”打破硬件创业的生产壁垒,为企业提供从原型设计到量产的一站式服务。

作为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松山湖科学城已构建起“基础研究—应用转化—产业落地”的完整协同网络,为创新成果落地提供坚实生态支撑。

在核心资源层面,区域内不仅布局了中国散裂中子源等大科学装置、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等新型研发机构,还集聚了松山湖机器人产业基地、华为等龙头平台与企业,同时培育出770家高新技术企业组成的产业集群,形成“大装置牵引、大平台支撑、大企业带动、中小企业协同”的创新格局。

产业配套方面,松山湖科学城背靠东莞超20万家工业企业构建的世界级产业链,叠加海量应用场景,能够实现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的无缝衔接——既为企业技术研发提供场景验证,又为产品迭代升级提供供应链保障,有效降低创业成本、提高项目成功率。此次6款产品登榜《时代》周刊,正是这一“硬资源 + 软配套”协同体系推动科技成果高效转化的国际佐证。

撰文:黎静茹 陈启亮


编辑 冯文美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