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透过玻璃窗洒进松山湖中心区艺鸣幼儿园的走廊,一个身影早已忙碌起来。她蹲下身,轻轻整理一个孩子歪斜的衣领,又摸了摸另一个孩子的小脑袋,眼里满是温柔。
这位总是第一个到园、最后一个离开的人,就是园长徐章红。从2003年踏上幼教岗位至今,她用二十载春秋诠释着一名共产党员对幼教事业的赤诚之心,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不平凡的育人故事。
党建领航:让红色基因浸润童心
2020年,徐章红调任松山湖中心区艺鸣幼儿园园长。2025年,徐章红担任松山湖中心区艺鸣幼儿园党支部书记。彼时,如何将党建与幼儿教育结合,成为她思考的重点,“作为一名幼儿园的园长,我深知自己身上肩负的责任,我们培育的是祖国未来的接班人,爱国教育需要从小抓起”。
作为幼儿园党支部书记,徐章红设计“行走的红色课堂”,定期组织支部党员参访大岭山东纵纪念馆等红色教育基地。在展厅里,她带领支部党员驻足在展柜前,指着老照片细致讲解革命故事。“我们不仅要自己学,更要把红色基因传递给下一代”,她常对党员教师这样说。
在徐章红园长的带领下,幼儿园每年都会开展“红色文化月”,幼儿园走廊里挂满了师幼红色作品,孩子们用黏土捏出五星红旗,用画笔描绘天安门…这些作品也被汇编成《童心向党 画说百年》画册。
师德师风建设是她抓党建的另一个重点。每年3月和9月的“师德师风月”,她都会组织教师们签订《师德师风承诺书》,“我们要像华坪女高校训说的那样——我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我欲于群峰之巅俯视平庸的沟壑;我生来就是人杰而非草芥,我站在伟人之肩藐视卑微的懦夫!”这句她常挂在嘴边的话,如今已成为幼儿园教师的精神坐标。
深耕幼教:创新衔接破解“幼升小”焦虑
“徐园长,我家孩子马上上小学了,不提前学拼音,上小学跟不上怎么办?”作为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实验区《科学幼小衔接项目》东莞市试点园负责人,徐章红每天都会接到家长类似的咨询。看着家长们焦虑的眼神,她暗下决心:一定要找到科学的衔接方法,让孩子轻松过渡。
她深知,破解“抢跑”难题需要科学引领。她带领课题组成员积极参与科学幼小衔接课题研究,和试点校松山湖中心小学创建“1+2+3”的双向衔接机制,通过家、园、校三方的协同共育,从根本上改变了教师、家长在开展幼小衔接过程中的观念:坚持以儿童为本,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帮助幼儿自然过渡幼小衔接。“作为东莞市幼小衔接试点园的负责人,我们每个人都在为有品质的东莞教育而努力!”
严慈并济:用爱凝聚幼教团队
“今天孩子发烧了,我得提前下班。”“家里老人住院了,这周末的活动我可能参加不了。”面对教师们的突发情况,徐章红总是第一时间说:“放心去处理,班上的事我来安排。”在她的推动下,幼儿园实行“弹性休假”制度,教师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工作时间。
在老师们眼中,徐章红既是严格的管理者,也是贴心的“大家长”。“温暖管理”的理念渗透在方方面面:心理健康沙龙、年度幸福感测评……徐章红表示,“教师眼中有光,孩子心里才有亮,我的任务就是擦亮每一盏‘灯’”。
家长们送来的锦旗和感谢信,便是对她工作的最好肯定。“幼儿园就像温暖的‘家’,园长妈妈和老师像爸爸妈妈一样呵护孩子健康成长!”而徐章红总是把功劳归于团队:“是老师们的用心,让家长感受到了我们的专业。”
初心不改:做麦田里的守望者
“教育是播种的季节,收获也许在20年后——我愿意做那个等待麦田金黄的人。”这是徐章红常说的一句话。
傍晚离园时,徐章红又蹲在门口和孩子们道别。“园长妈妈,明天见!”“园长妈妈,我画了幅画送给你!”看着孩子们纯真的笑脸,她眼中闪烁着温柔的光芒。二十年来,从普通教师到园长,从群众到党员,她始终保持着对幼教事业的热爱,就像她最喜欢的那句话:“蹲下来不只是身体的姿势,更是心灵的姿态——孩子的视角里,藏着大人看不见的宇宙。”
在松山湖这片教育沃土上,徐章红就像一盏明灯,用爱与专业照亮孩子们的成长之路,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她的故事,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在日复一日的坚守中,书写着幼教人的初心与情怀。
撰文:黎静茹 陈启亮
图片:受访者供图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