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早,高州市平山镇的荔农们正忙着为果树修剪施肥,空气中还涤荡着荔枝的余香。在一果园里,荔农梁荣茂一边忙着打理自家的200多棵白糖罂荔枝树,一边盘算着今年的收成,“今年两万多斤果,收购价五六块钱一斤,有奔头!”他操着浓重的乡音,脸上写满丰收的喜悦。
平山镇坐落在高州水库上游,凭借得天独厚的库区小气候,孕育出了果大色艳、清甜可口的优质荔枝。2025年,平山荔枝产业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总产量超3万吨,产业收入达3亿元。果农们干劲十足,正为来年的好收成精心准备。
在荔枝大年叠加市场竞争激烈的背景下,平山荔枝何以逆势“出圈”?
生态优势造就“天生‘荔’质”
家在高州曹江镇帅堂村的陈小敏专门在30公里开外的高州水库种下了荔枝林。缘何?陈小敏解释说,山水间形成的小气候,昼夜温差大,光与水形成的光照照亮每一颗荔枝,造就了非凡的品质。简单概括就是:果头大,颜色艳,果肉脆,口感甜。
平山荔枝的“第一密码”就藏于高州水库腹地的独特生态里。平山镇农办主任梁俊彦介绍,“库区三面环水的地理环境形成‘冬暖夏凉、雨水调匀’的微气候,土壤富含矿物质,孕育出‘甜度18—22度、单果超40克’的白糖罂荔枝,较市场同类产品早上市5—7天。”
天生“荔”质的独特优势,让平山白糖罂荔枝在当地出了名。今年福建荔枝采购商沈洪明慕名而来,算上父辈,他们在平山镇从事荔枝收购业务超过10年时间。这个荔枝季,沈洪明在平山开设了4个收购点,每日收购量约12万斤。价格方面,普通果5至6元/斤,优质果能达到8至9元/斤。
早熟品种率先定价,中晚熟优质品种接力支撑,让平山荔枝打破单一品种路径依赖。
6月末,当其他荔枝产区采摘渐入尾声,为达果园却依然热火朝天。“岭丰糯”“井岗红糯”“玉湖红”“翡翠荔”“冰荔”等新贵品种,成功撬开了高端市场大门,同时延长果期,提升市场竞争力。
果园负责人介绍,几年前这600亩地还全是效益低下的白腊荔枝。2020年,在当地政府支持下,团队接手果园,并在各级农业部门指导下启动“换冠”改造工程,让这片荔园重焕生机。
“白糖罂”作为平山荔枝主力稳固基本盘,引进和培育高价值新品种,进军高端市场,拉高产业价值线。“平山荔枝”的品牌内涵因此大大丰富,从单一早熟印象,拓展为“品质优异、品种多样、供应期长”的综合优势。
2020年,平山镇被评为“广东省‘一村一品、一镇一业’荔枝专业镇”。2024年,平山镇被评为“茂名市十大荔枝专业镇”。
品种丰富了,果期延长了,果农的腰包也更鼓了。果农们都说,今年的丰收,格外香甜!
全“荔”出击打好荔枝营销战
5月26日,2025高州市平山镇荔枝品牌(白糖罂)荔枝嘉年华在军田村开幕,致力把平山白糖罂品牌形象树立得更亮、更好,助力打响打好荔枝营销战,促进平山荔枝产业发展。
嘉年华期间,平山镇荔枝推介系列活动,包括徒步、荔枝王评比、村K等,全民参与,为平山荔枝代言。据悉,从今年3月开始,平山镇就定下产销基调布局荔枝产销基调,进一步明确要求种植户和购销商要在荔枝成熟期才开园采摘收购,确保荔枝品质。
荔枝季期间,平山镇举办了数场荔枝营销活动,邀请爱心人士走进荔枝种植基地、现场直播推介、推文倡议,开展荔枝定制活动,动员企业、帮扶单位等共定制荔枝树1835棵,与采购商签订荔枝意向订单超1000吨。
一边是活动热闹非凡,一边冷库扩容,拼品质。
平山镇一干部介绍,目前全镇建有500平方米以上的大型制冰厂2间,日产冰100吨以上,建有专业预冷车间4个,物流快递公司6家,还有2家电商转运冷库在筹建中,建成后能进一步满足荔枝销售旺季的用冰预冷和物流需求。
作为库区镇,平山镇3万亩荔枝林散布在水域环绕的岛屿上,运输一直是荔农的痛点,靠竹筏运输常遇颠簸损耗。
今年,在平山镇荔枝核心产区的智慧无人机运输场景,让果农欢喜雀跃。仅10分钟便将鲜果从岛屿直送到集散点,这场“科技赶集”也为平山荔枝销售按下加速键。
“今年白糖罂、桂味等总产量超3万吨,2025年平山镇荔枝产业总收入达3亿元,行业处处展现新面貌。”平山镇相关负责人介绍,随着阳信高速公路平山段的加快推进,平山将融入珠三角三小时生活圈,吸引大湾区游客,迎来产业发展新机遇。
◎一线案例:
平山镇打通荔枝产业“最后一米”
百公里生产路铺就致富通途
来到平山镇泮水塘村,一条条平整的生产路蜿蜒盘旋在荔枝园间,果农赖成文正驾驶农用三轮车运送肥料。“以前路不好走,拉肥摘果都困难,现在路修好了,管理方便多了,今年运输荔枝都方便多了!”赖文成高兴地说。
作为高州荔枝主产区,平山镇荔枝种植面积约3万亩。但山区道路不畅,长期制约产业发展,特别是对老龄化严重的种植群体造成诸多不便。
去年,该镇实施“百公里产业致富路”建设工程,通过“财政补贴+村集体投劳”模式,按每公里5000元标准给予补助,全年修建30公里生产路,让摩托车、农用三轮车可直达果园。
“这些生产路就像一条条‘黄金带’,把我们的五大特色产业都串联起来了。”平山镇荔枝协会会长葛志勇介绍,新建的生产路网不仅解决了荔枝运输难题,还惠及龙眼、果苗、生姜、北运菜等产业,极大提振了农户发展信心。
平山镇党委副书记曹铸刚表示,农村生产路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今年该镇计划再修建70公里生产路,推动路网由“通”向“好”升级,让群众的致富路越走越宽。
如今,一条条生产路不仅打通了荔枝运输的“最后一米”,更成为连接千家万户的“民心路”。随着路网不断完善,平山镇的特色农产品正沿着这些“致富通道”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撰文:叶洁 通讯员 梁俊彦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