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一步开拓国内外新市场,稳住工业基本盘?
如何降低消费结构对大宗商品的依赖,提振消费?
如何推介好中山城市形象,推动房地产高质量发展?
如何加大政策和措施力度,推动建筑业、金融业等服务业加快发展?
在近期召开的全市干部大会上,中山市委书记郭文海对下半年经济发展提出了4个关键问题。
回答这四个问题,也成为中山如何答好年度下半场答卷的重要内容。最近,中山市、镇两级密集开展经济运行调研和专题研究,陆续召开企业座谈会,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和短板。
中山中外运码头。 南方+ 叶志文 拍摄
中山中外运码头。 南方+ 叶志文 拍摄
今年上半年,中山实现GDP达1974.65亿元,增速3.4%。总体看,中山经济运行平稳,部分关键指标稳步向上。但外部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以及内部结构性问题,仍给这座处在关键转型调整期的制造业城市带来挑战。
如何从“半年稳”到“全年好”?在此背景下,对“四问”的思考与解答,指向了城市经济改革的两大关键: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
逆水行舟,一篙不可放缓;滴水穿石,一滴不可弃滞。从提升工业发展质量,到加快城市品质升级、培育现代服务业,中山加快锻长板、补短板,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
稳住基本面
聚焦“四问”锻长板、补短板
7月中下旬以来,中山市镇两级相继召开超过20场经济分析会和企业家座谈会,分析、研讨如何进一步锻长板、补短板。
7月10日,翠亨新区召开企业家交流座谈会,重点聚焦协助解决企业的能源、用工、用地等产能瓶颈问题,引导受外部订单影响企业积极拓展国内市场。
7月14日,中山火炬高新区召开稳企安商企业家座谈,企业代表现场分享对当前经济形势的看法和感受,反映在市场拓展、供应链管理、人才引进等方面面临的实际困难,各职能部门现场逐一回应企业诉求,提出具体解决方案及后续跟进措施。
7月24日,小榄镇召开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会暨联系服务企业推进会,提出要打好“服务牌”,各部门要不断完善服务联系企业机制,提升服务企业工作能力和水平,提高审批效率。
而在7月18日、21日,中山市级层面先后召开两场经济工作专题会,力求分析好、分析透全市经济运行中的潜力及存在的短板不足,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好关乎城市未来的各项问题。
看工业,中山如何进一步开拓国内外新市场,稳住基本盘?
作为一座外向型城市,中山经济对外贸依赖度长期居全省前列。2024年,中山外贸依存度为68.6%,易受海外市场波动影响。加快构建内外贸一体化,是调整市场结构的重要方向。今年中山印发促进外贸企业拓内销市场若干措施,提出了包括优化市场准入、提升转内销便利化水平等措施,推动中山外贸优品开拓国内市场。
看商业,中山如何调整消费结构,全面提振消费?
过去,中山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数据在全省排名长期高于GDP排名,消费市场有活力。但细看消费结构,大宗消费占比过大的问题一直存在。在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的背景下,中山需要培育更多本土增长点,以更加优质的商业、消费、服务载体推动社消零结构转向。
看城市,中山如何将宜居宜业宜游口碑落到发展实处?
随着“黄金通道”而来的文旅新热潮,加速中山媒介形象升级。截至今年6月,中山限上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数量比深中通道通车前增长了15%。随着土拍市场重新热闹起来,中山房地产开始转向“好房子”建设,以高质量产品供给改善性需求。
深中通道日出观赏点。 南方+ 叶志文 拍摄
深中通道日出观赏点。 南方+ 叶志文 拍摄
看三产,中山如何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今年上半年,中山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3%,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8%;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将创造更多年轻人的“梦中情岗”。
关键指标企稳
工业发展接近“双50%”
今年上半年,在外贸波动与需求不振两大不利因素影响下,中山守住了城市基本盘:规上工业增加值(4.4%)与外贸(4.7 %)两项关键指标高于全省平均增速。
7月22日举行的中山市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会指出,要正确看待今年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把困难估计得更充分一些,把工作做得更扎实一些。同时,也要看到全市经济发展稳中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
看发展引擎,中山制造业发展表现出一定的后劲。这座城市每年生产超10亿件灯具、超1.8亿台家电、23亿块集成电路,近年来工业增速持续高于全省均速。今年上半年,中山规上工业保持稳定增长,增加值同比增长4.4%。
看经济结构,中山外贸布局走向多元化。今年上半年,中山进出口额达1433.64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4.7%;其中出口额达到1261.99亿元,同比增长5.6%。在上半年超过百日的关税波动中,中山企业积极寻求新增量,改变了中山对美出口占比较高的格局。
在投资方面,工业投资在经过多年高速增长后有所回落。但也要看到,在过去三年时间里,中山工业投资已将近翻了一番——这是一个非常显著的、结构性的变化,意味着中山工业投资的基数已经达到了新的水平。
今年上半年,中山工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已经提升至49.1%,接近“半壁江山”;另外,今年上半年中山第二产业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1.4%。
工业发展接近“双50%”,使中山成为全省“制造业当家”的代表城市之一。坚定加大工业投资的战略定力,使中山保持了产业发展后劲,也在一定程度上稳住房地产投资下降带来的影响。
透过企业动态,我们也看见在通车一周年之际,深中通道的数据正转化为这座城市发展的实绩。
“放眼全世界,哪里都没有这么好的一条通道。”华利集团董事长张聪渊说。去年,总部在中山的华利集团生产了2.2亿双鞋子,营业额超240亿,持续向成为世界第一大鞋企集团发起冲击。
借由黄金通道,中山培育多年的企业持续兑现潜力。今年3月,弘景光电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5月,太力科技同样登陆深交所创业板,中山上市公司军团不断扩容。
虹景光电。 南方+ 叶志文 拍摄
虹景光电。 南方+ 叶志文 拍摄
从“黄金大道”的坚韧铺就到产业转型的悄然蝶变,中山正以“不放松”的恒心,试图回答一个更深远的命题:如何在互联网的热闹之后,让这片土地上的每一盏灯,都成为照亮高质量发展的长明灯塔。
【样本】
南头提速:小镇做好“大”文章
今年上半年,中山“小镇”表现出不同以往的能量。
中山北部的南头镇以9.7%的增速排名全市镇街第一,其增长主要来自工业与出口的强力带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2.9%,出口增长13.6%。
尽管增速较一季度有所下降,但在超百日的关税波动中,这个出口产值占全市工业产值约七成的小镇守住了基本盘。
南头镇是中山面积最小的镇,但其经济发展特点却突出一个“大”字。在工业上,其镇内三大百亿级龙头企业贡献巨大:TCL空调2024年产销量超2000万套、奥马冰箱年产冰箱超1600万台、广东长虹电视机年产能超1200万台。这三大企业不仅贡献了大份额的工业产值,还形成了“龙头+配套”产业生态格局,大企业与本地超80家企业建立稳定上下游关系,全镇零部件本地采购率超32%、物流成本较同行业低12个百分点。
南头长虹。 南方+ 叶志文 拍摄
南头长虹。 南方+ 叶志文 拍摄
与此同时,上半年南头镇的社消零增速也达到7.8%。近年来南头镇针对自身存在的结构短板——二、三产业比例达8:2——作出了调整,其核心思路仍是“抓大带小”:打造“中山海雅缤纷城”这一北部特大商业综合体,预计今年底将全面对外开放,从根本上改变南头镇现有第三产业占比过低的态势。
中山另一个“小镇”也在上半年交出了一份不错的成绩单。在去年GDP增速高达8.7%的基础上,上半年板芙镇再次取得9.2%的高增速,位列全市第二。这个常住人口仅约10万人的小镇,依托广东板芙经济开发区(中山市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园),实现了先进制造业的高质量增长,上半年规上工业增速达16.2%,居全市第一,正在改变过往“经济小镇”的刻板印象。
【数读】
制造业向新
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4%,其中制造业同比增长5%。
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3%,占规上工业的比重为52.6%。
高技术制造业同比增长19.4%,占规上工业的比重为18.2%。
服务业提质
上半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3%。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8%。
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6%。
投资结构优化
工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49.1%。
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17.9%。
策划:张培发
统筹:雷海泉
采写:南方+记者 廖瀚
摄影:南方+记者 叶志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