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玩归来,一家人变成“兔子眼”?去这些地方玩要当心……

健康广东 2025-07-18 18:36

炎炎夏日

水上乐园、漂流、游泳等水上项目

成为大人、小孩避暑游玩的首选

然而,在亲水活动时

有一个“不速之客”

也悄悄出来搞事情......

“眼睛又红又痒,像是虫子在爬,一天到晚眼睛分泌物擦也擦不干净”“早上醒来,眼皮像是被粘住了,要使劲才能睁开”……

最近,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接诊了不少的“红眼病”患者,有的是孩子自己,也有的是一家几口,他们大部分到过泳池、水上乐园、漂流、海边、河滩这类地方游玩。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副主任李坚表示,急性传染性结膜炎,也就是我们俗称的“红眼病”,是一种男女老少都可能患的眼病。

“红眼病”主要由肠道病毒70型(EV-70)或柯萨奇病毒A24型病毒变异株(CV-A24v)引起,腺病毒也可引起。

因为具备较强的传染性,“红眼病”容易在学校、工厂等人群聚集的地方流行。每年夏季,尤其是暑期,往往是“红眼病”的高发期,得“红眼病”的患者可能还会出现一家人均被传染的情况。

急性结膜炎人群普遍易感,各年龄组均可感染发病。急性患者是主要传染源,以下几种途径可能会导致感染:

直接接触患者眼睛或上呼吸道的分泌物。

与患者握手等身体上的接触

接触患者的生活用具(如毛巾、穿过的衣服、脸盆等),患者摸过的东西(如门把手、公共汽车扶手等)。

接触被污染的水(如池塘水、游泳池水等)。

接触患者用过的眼药水等物品

“红眼病”起病急,刺激症状重。主要症状包括眼内有异物刺激感、眼红、眼部刺痛、畏光、眼部分泌物增多。发病开始时多为单眼,很快传染到另一眼,发病两周内传染性最强。

“红眼病”为自限性疾病,自然病程一般为7~10天,一定程度可靠自身免疫痊愈。预后良好,偶有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

玩水时,要选择合格的游泳场所,佩戴游泳眼镜、耳塞、鼻夹等保护装备,不要戴隐形眼镜下水,游泳后及时清洁,能降低感染“红眼病”的风险。

日常生活中预防“红眼病”,注意做到这几点:

1.做好手卫生及用眼卫生。提倡勤洗手、洗脸、不要用脏手和衣袖揉搓眼睛。在患病时可以使用一次性洗脸巾洗脸,避免交叉感染。

2.少去公共场所各类疾病高发期尽量减少带孩子到人群多的公共场所,做好个人防护和消毒。

3.可多补充一些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水果,提高免疫力。

4.注意休息,保持充足的睡眠。

专家提醒,无论成人还是儿童,一旦出现眼部不适,不建议自行购买眼药水治疗,应及时到正规医院的眼科就诊,明确眼部炎症是由什么病原体引起的,有针对性治疗。


编辑林东惠 | 责编梁杰祥

审校发布王剑莉

来源:健康杭州、人民网科普、广东疾控等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