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公安民警亮相国新办,24年从警生涯陈强用警徽照亮国际维和路

大众新闻 2025-05-27 11:16

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我国是世界公认的最安全的国家之一,这背后离不开人民警察的拼搏奉献,他们以忠诚信念、担当精神、英雄气概,书写着“人民公安为人民”的时代答卷。5月27日,在国新办举行“新征程上的奋斗者”中外记者见面会,有一位多次参加国际执法合作任务的先进典型,他就是山东省威海市公安局特巡警支队政委陈强。

个子很高,皮肤黝黑,笑声爽朗,眼神坚定而有力,这是记者见到陈强后的第一印象。

从山东警察学院毕业以后,扎根公安基层一线24年,陈强先后在公安特巡警、交警、反恐等一线岗位工作。他曾经和战友一起制服疯狂拒捕的毒贩,也曾经在深夜为保护下夜班女工的安全,与持刀抢劫犯殊死搏斗……无论是巡逻执勤还是应急处突,陈强从未退缩。“作为一名特巡警,我深知,警察就是黑暗里的光。我们距离危险近一点,就是为了让百姓离危险更远一点。”

他曾3次走出国门参加国际维和、国际执法合作任务。在湄公河畔,看到竹子搭建的简易哨所变成中国援建的坚固瓦房,亲身体会到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担当。回忆起曾经参加的国际执法合作任务,陈强谈到,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扩大,海外中国公民权益的保障提上了国家的重要日程。2017年6月,公安部选派他到意大利的米兰,与当地宪兵警察在米兰大教堂周边街区开展联合巡逻,当他身着中国警服出现在米兰大教堂周边街区时,中国游客纷纷围上来的询问和惊喜的目光让他倍感自豪,“作为中国警察,我们来,就是维护海外中国公民的合法权益。”

陈强还给记者讲述了另外一个他作为中国警察在海外帮助国人的故事。中国籍留学生小钱因为姥姥病危急需回国,却因身份证件被盗无法乘坐飞机,报警后,当地警察回复半年以后才能补办。

得知此事后陈强多方协调,从米兰宪兵警察到司令,再到米兰国家警察总警监,最终将补办时间从半年缩短至三天。陈强介绍,三天后小钱领到了他急需的证件,顺利回国。陪同去办理的意大利警察罗伊感慨地说:“陈,从半年到三天的变化,你让我见识了中国警察的敬业精神和执行力。”

记者注意到陈强身上佩戴着几枚勋章,其中紧挨着“联合国和平勋章”的一枚特殊的“团结勋章”格外醒目。陈强介绍:“它是东帝汶总统颁授给为其国家独立和和平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这是东帝汶首次给中国警队颁发这枚勋章。”

在东帝汶期间,他了解到东帝汶警察大学会聘任各国资深的维和警察作为警务实战教官,但一直没有中国警察。陈强主动请缨,面对考官临时加试的射击考核,他以40发全中的完美表现征服考官,成为首位执教该校的中国警察。在当教官期间,他前往东帝汶8个地区,对600多名当地警察进行培训。“如今他们有的已经成为当地的骨干,还有的也加入了我们维和警察的大家庭。他们的成长让我感到非常欣慰,他们的信任也让我更加坚定地走下去。”陈强满怀欣慰。“这枚团结勋章,就是各国维和警察团结一心、维护世界和平的象征,也代表着中国人民和东帝汶人民的深厚情谊。”陈强饱含激动地说道。

除了日常工作,陈强还作为一名警务实战教官组长,培养出了多名省级、市级教官。“威海市公安局高度重视内部潜力的挖掘,特别注重从不同岗位上选拔优秀的一线公安人员担任教官工作。不仅优化了人力资源配置,更通过提升团队能力,实现了警力虽未增加,但整体效能显著提升的目标。”陈强告诉记者,得益于队伍成员对工作的深厚热爱和一代代的传承,威海市公安局的教官团队在各种任务中屡创佳绩,处于山东省前列。

陈强说,自己干警察24年,在特巡警就将近20年。海外维和期间,执法环境复杂,随时都可能遇到突发情况,必须24小时枪不离身。他还回忆,自己在东帝汶时就感染了登革热,高烧40度,暴瘦了20斤,最后靠着坚强的意志,从死亡的边缘爬了回来。

“无论在什么警种岗位,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我永远提醒自己,身穿警服,头顶警徽,就要时刻把国家和人民放在心中、举过头顶,才无愧于人民警察的称号。”陈强说。

(大众新闻记者 董婉婉 郭由 北京报道)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