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上海爱餐机器人项目签约落户佛山顺德。项目总投资10亿元,分两期建设,一期将在佛山布局爱餐机器人华南研究院和装配生产线,二期将与海创大族智造城园区共建爱餐机器人产业园中园。
5月初,总投资约50亿元的正泰华南智能集成配电产业基地及华南总部项目有了新进展。正泰智能电气科技(广东)有限公司竞得位于丹灶镇星耀路南侧、东涌路西侧地块,将主要生产高压、特高压及新能源智能电力装备。一期规划用地100亩,达产后年产值约20亿元。
今年以来,佛山正在迎来越来越多这样的项目,一股装备制造的招商热潮正在佛山掀起。装备制造被称为工业之母,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水平直接决定了制造业水平。当前,佛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装备制造业发展,采取一系列有效举措,推动产业持续发展壮大、向新向上。在此过程中,佛山以招商引资为重要抓手,为装备制造业发展引入新项目、新技术,开拓新领域。
以招商引资为重要抓手,佛山不断为装备制造业发展引入新项目、新技术,开拓新领域。戴嘉信 摄
以招商引资为重要抓手,佛山不断为装备制造业发展引入新项目、新技术,开拓新领域。戴嘉信 摄
万亿集群“两条腿走路”
作为制造业大省,广东一直高度重视装备制造业发展,聚焦重点产业和领域持续发力。《广东省培育高端装备制造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3—2025年)》提出,加快推进高端装备制造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促进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高端。
制造业是佛山最大的家底。未来佛山的经济增长,关键在于制造业。其中,装备制造业更是佛山的核心支柱产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佛山拥有的两个万亿产业集群中,其中之一便是装备制造业。
去年以来,佛山市委强调,要坚持“两条腿走路”,推动新旧动能共同发力、稳健转换。佛山全市招商系统主动出击,在装备制造领域践行这一策略。
今年1—5月,全市签约312个产业项目,其中装备制造产业项目72个,签约投资总额528.02亿元。
从陶瓷到家具,从纺织到铝型材,佛山拥有一大批领先全国的产业集群。在这些产业集群中走出一大批隐形冠军企业、龙头企业、领军企业,同时发展出令外界瞩目的装备制造业。
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聚焦装备制造业发展,佛山以招商引资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未来产业培育布局“三箭齐发”。
一方面,围绕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今年2月,投资总额20亿元的经纬高端面料织染一体化项目落户佛山,打造集智能织造、低碳印染、技术研发于一体的现代化产业基地。项目建成后,将实现从纤维处理到成品面料的全程智能化管控,填补华南地区高端功能性面料规模化生产的空白。
另一方面,在新兴产业、未来产业领域,佛山也把装备制造业作为重要抓手。特别是今年以来,在招商工作带动下,新型电力系统装备这一装备制造业中的细分产业正在佛山迅速崛起。
2025年新年伊始,佛山掀起新一轮招商攻势,一马当先的便是新型电力系统装备产业。大年初九,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后的第一天,佛山市委书记唐屹峰就带队奔赴浙江温州,拜会正泰集团等高层,为寻求双方进一步深入合作创造机会。
1月,总投资约50亿元的正泰华南智能集成配电产业基地及华南总部项目落户南海丹灶镇;2月,南方电网电力物资绿智循环利用广东基地项目落子三水聚龙湾新型电力装备产业园;4月,上海电气总投资40亿元的新型电力装备产业园项目落户佛山。今年以来,佛山已先后引进新型电力系统装备产业项目超16个,签约投资总额超145亿元。
在新型电力系统装备产业,“敢饮头啖汤”的佛山正加速入局,不仅展现了佛山加大发展新兴产业的决心与力度,也为自身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发展找到新出口。
生态重构锻造产业引力场
以招商引资带动装备制造业发展,不仅带来了真金白银的投资、提供了经济增量,还带来了新的技术、人才、生态,让创新链与产业链加快融合。
3月下旬,位于禅城区的德晟智造总部项目主体结构完成封顶,标志着这一高端精密智造产业基地的建设进入冲刺阶段。德晟智造总部项目由广东德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随着该项目的落户,还成功吸引其产业链上下游的4家优质企业落户,涉及具身人形智能机器人一体化关节和固定翼无人机舵机领域,其中三家为省级专精特新企业,有望带动总计划投资额超20亿元,将进一步做强禅城区精密智造的产业链条,推动区域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集群化方向发展。
5月上旬,“3D视觉第一股”奥比中光顺德基地一期顺利投产。随着该项目的投产将有力填补顺德区在传感器产业方面的空白,促进电子信息、机器人产业的强链补链,助力顺德区数字化产业转型升级。
大招商也在推动装备制造产业在全市范围内进一步协调发展,典型的例子就是环两江先行区也正在积极集聚装备制造产业项目。例如,丹灶、白坭、九江等地园区建设加速,高明全区积极提升园区迎接装备产业。在高明荷城,依托富湾湖能源电力设备产业园已形成的电力设备、新能源、智能制造为主导的产业集群,佛山招商部门推动引入的奥文电气智造基地项目就落户其中。
这也是招商工作对加快全市产业布局优化提升作出的贡献。
当前,佛山市投资促进局正在坚持招大引强和增资扩产并重,实施链式招商、资本招商等“六招联动”,健全招商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提升招商引资质效。强化市、区、镇街三级招商“一盘棋”工作格局,形成职责分明、有力有效的招商工作体系。设立招商引资基金,构建产业上下游各环节链接、企业孵化成长生命周期全覆盖基金矩阵。以总体规模200亿元的佛山新动能产业基金为抓手,推广“以投代引”资本招商模式,打造“国资引领—项目落地—股权退出—循环发展”的项目招商引资闭环。
数据显示,1—5月,全市共签约1亿元人民币或1000万美元以上项目312个,签约投资总额1612.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9%。其中签约10亿元人民币或1亿美元以上重大产业项目41个,签约投资总额830.8亿元人民币。
■观察眼
以招引“关键变量”
撬动装备强市“最大增量”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佛山因何成为制造业大市?装备制造是一个很重要的支撑。装备制造业是制造业的脊梁,万亿装备制造业就是佛山制造的脊梁。面临城市竞争新格局,佛山需以更强担当谋深抓实装备制造业,去捍卫制造业大市、装备制造业强市这个光荣的身份,通过壮大这条产业脊梁,在“十五五”时期续写新辉煌。
更需要通过全市统筹,做好大招商,坚持“两条腿走路”,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未来产业培育布局“三箭齐发”策略,使其在装备制造业招商过程中得以践行,让更多像新型电力装备、机器人一样的新兴产业在佛山生根发芽、成长壮大,长成参天大树,为佛山装备制造发展注入新动能,这就是“关键变量”带来的“最大增量”。可以说,要判断佛山装备制造业的未来,就要看招商引资的成绩单,更要把招商引资作为壮大装备制造业的生命线。
笔者认为,推动装备制造业发展,不仅要有策略,更要坚定信心有定力,把围绕装备制造的招商引资搞好。一方面以招商为产业发展带来新动力,另一方面也为“再造一个新佛山”带来新力量。
站在新的历史节点,佛山装备制造业正经历从规模扩张向质量跃升的关键转型。佛山深谙:装备制造业的每个技术突破,都可能催生一个新兴产业;每项工艺革新,都能激活一片传统产业。这种“四两拨千斤”的撬动效应,正是佛山以“关键变量”撬动“最大增量”的智慧所在。当“佛山装备”持续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这座制造业大市也将书写中国式现代化的产业升级新篇章。
撰文:肖霞 唐泳茵 袁正江
相关阅读: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