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2025年6月4日,韩国大邱举行2026学年度大学入学模拟考试。(视觉中国/图)
▲当地时间2025年6月4日,韩国大邱举行2026学年度大学入学模拟考试。(视觉中国/图)
全文共4905字,阅读大约需要12分钟
考试院大多改造自老楼,位于繁华地段,单间面积不超过10平方米,有的面积不足7平方米。
“‘韩国人不睡觉’是真的,这里有太多24小时店铺,甚至可以在午夜12点,看到楼下咖啡店有学生在埋头苦读。”谢忻言居住在这里,在她看来,选择新村、选择考试院,可以督促自己融入韩国的考学氛围。
对于在韩国短期居留的外国人来说,对考试院“随租随住随走”的优势非常看好。生活在考试院里的也有不少欧洲面孔,生活在考试院,仿佛就是一个小小“地球村”。
本文首发于南方周末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
文|南方周末特约撰稿 陈相成
责任编辑|姚忆江
“临近暑假,9月有意向赴韩求学的应届毕业生,会开始关注住宿问题。”在韩留学生郭晓宇告诉南方周末。
每年这个时候,就进入中国学生了解韩国学习及生活情况的“黄金期”。“我住的韩国考试院,应该是最便宜的。”
韩国考试院,近年受到不少中国留学生的青睐。这是一种专门为考试的人群准备的自修室加出租房。床、书桌、厨卫等设施,以及免费的泡面或餐食,是大多考试院的标配。其舒适度虽比不上住宅区,但胜在价格便宜、区位优越,对财力有限的人群而言极具性价比。
考试院住宿兴起于上世纪80年代的韩国,主要面向从地方来到首尔参加公务员、从业资格等考试的学生群体,为其提供备考、应试的临时居留场所。
“考试院大多改造自老楼,位于繁华地段,单间面积不超过10平方米,有的面积不足7平方米。”郭晓宇说,“如今已成为‘外国人城’了。”
1990年代末,亚洲金融危机席卷韩国,一些上班族、失业者等群体涌入考试院。在功能属性上,逐渐超出了“考试”范畴。因设施老旧、通风较差、住户复杂,考试院内多次爆出火灾及刑事案件。
近年来,外国人成为考试院一大住客群体。相较于上世纪末的考试院,如今一些新式考试院在入住体验上更加便利、温馨、舒适,成为外国人在韩国短期居留的重要住宿选择。
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教授周晓蕾长期致力于韩国社会文化研究,她告诉南方周末,“考试院之所以在首尔受众广泛,韩国的‘教育热’与首尔这座超级大城市的‘虹吸效应’起到了关键影响。”
1
评价不一
“异常刺耳的来电铃声,以及陌生男子的笑声,让人听着瘆得慌。”
尽管已离开居住过一年半的考试院,但每次回想起这段经历,在韩留学生郭晓宇仍感不堪回首。
只身从北京来到首尔,语言学习和生活成本是压在她身上的“两座大山”。
为便于到校上课,刚来首尔的她,租住在高丽大学语学院周边一家考试院。“不需要缴纳保证金,房间约7平方米,月租金3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1500余元)。”学业和开销的难题解决了,但住宿体验并不太好。
“当时住的房间位于二楼转角处第一间,不时会有人在门外来往。加上隔音效果极差,频繁出现的杂音让人苦恼。”郭晓宇向南方周末介绍,一些考试院建筑的质量堪忧,服务也“很难评价”。
“房间内冬冷夏热,这与想象中的韩国生活相差甚远。”郭晓宇怀疑是隔温层过于单薄了。在这家考试院内,制冷采用的是中央空调,时间为每天下午到晚上十点。而在冬天,地暖温度也难以实现体感舒适。好在监控、密码锁等安防设施配备齐全,没有太多安全顾虑。
首尔各考试院租金大多采取“全包模式”,即租金外不再另收取水电费。“只要你想,水电可以‘玩命用’。”郭晓宇说。也正因为这样,房东会想办法开源节流。
金由理是首尔人,向南方周末分享了她眼中的考试院。“以前觉得考试院的房间狭小、安保不力、隔音较差,这几年新开了不少环境、配套都不错的新式考试院。”她说,身边居住在考试院的朋友,以短期备考的本地人和前来首尔工作、学习的外地人为主。
“韩国大学宿舍普遍紧张,申请较难并且对成绩有要求。”金由理表示。
在韩国,租住在条件较好的公寓,要缴纳数百万甚至上千万韩元的保证金。在考试院,则无需缴纳这些。
“考试院‘随租随住随走’,太方便了,没有高额保证金,也没有起租时间限定。”谢忻言来自云南,为了申请韩国本科高校,年初来到延世大学语学院学习,租住在附近一家考试院。
谢忻言来到韩国已有数月,目前租住在一家新式考试院。“每月租金85万韩元(约合人民币4300余元),一楼有便利店、饭店、咖啡厅等。步行到学校大概15分钟,乘坐公交时间更短。”
虽然价格已经抵得上one room(首尔公寓类型,含厨房、卫生间等配套的一居室),但谢忻言觉得特别值。她表示,今年预计在首尔学习到8月底,之后回国等待申请结果。因此,这样环境良好、地段优越的短租房很适合她,不会产生过多无谓消费。
谢忻言居住的这家“EASY STAY”考试院是连锁品牌,在首尔有多家分店。进入其官方网站,可以看到“市中心”“舒适”“安全”“无噪音”等关键词展示在显眼位置,并冠以“Premium Residence(优质住所)”名称,而非传统意义上的“Gosiwon(考试院)”,考试院概念被弱化。
EASY STAY新式连锁考试院外观。(谢忻言/图)
EASY STAY新式连锁考试院外观。(谢忻言/图)
无论是老式还是新式考试院,均存在一个“难解之题”:卫生间和厨房是共享的。谢忻言说,她还未完全适应韩国饮食,大多时候是自己做饭。但三层考试院只配备一个厨房,常常排队就得花个把小时。
郭晓宇不仅苦恼厨房问题,卫生间环境也倍感困扰。“房东明令禁止考试院内吸烟,但依然有不自觉的住户在卫生间内解决,并将证据毁灭在马桶中。”对于厌恶烟味的她而言,每次去卫生间都要鼓起勇气。
新村是首尔著名的大学城,也是年轻人主要聚集地,周边分布有延世大学、梨花女子大学、西江大学等知名高校。
“‘韩国人不睡觉’是真的,这里有太多24小时店铺,甚至可以在午夜12点,看到楼下咖啡店有学生在埋头苦读。”谢忻言居住在这里,在她看来,选择新村、选择考试院,可以督促自己融入韩国的考学氛围。
已就读梨花女子大学的郭晓宇,则选择离开了考试院。“上课之余,通过做地陪翻译等兼职,可以支撑我选择更好的住宿条件。”如今,她租住在学校附近一间one room,虽然价格贵一些,但房间面积是原来的两倍多。幸运的是,该房东主营考试院,并为其免去了高额的保证金。
2
恶性事件
千禧年前后,亚洲金融危机导致韩国经济下行。为了在首尔寻求落脚之地,一些上班族、失业者、特困户等开始走进考试院,这里除了价格低、地段好、不额外收取水电费,日常还能提供免费的餐食。“来不及做饭时,我偶尔会吃房东给住户提供的免费拉面。”谢忻言说。
虽然没有享用过房东提供的餐食,但郭晓宇对这一福利印象深刻。“当时隔壁住着一位大叔,精神状态看起来并不好。每天都出门工作,但也总会回来吃免费餐食。金枪鱼罐头、辣白菜以及白米饭,看着简单却足以果腹。”
住户来源日趋复杂,给考试院埋下了隐患。
通过韩国最大的搜索引擎“naver”进行查询,“考试院”词条收录了千禧年后发生的多起恶性事件(以下为部分):2006年10月9日,首尔市松坡区蚕室本洞某考试院发生纵火事件,造成八人死亡,十人受伤。2015年10月31日,首尔市冠岳区新林洞两名有精神病史的考试院住客产生冲突,一人被刺杀身亡。2018年11月9日,首尔市钟路区清溪川某考试院发生重大火灾,造成七人死亡,十一人受伤,伤亡者大多为五十岁以上的男性。媒体曝光发现:“该考试院内的房间并未设置窗户,且未安装洒水装置,导致失火后无法及时处理。”
为防止类似悲剧再现,2022年1月,《首尔市建筑条例》修正案颁布,要求所有新建考试院(包括翻修)的房间面积不得小于7平方米。若房间设有独立卫生间,则面积至少为9平方米。每个房间还需设有朝外窗户。
“假若考试院房东能从软硬件方面进行更好的改善,很多悲剧本不会发生。”郭晓宇所居住考试院的厨房,是两层楼之间的小隔间改造而来,空间狭窄、气流不通,远达不到厨房标准。
另外,考试院存在男女分层和男女混住两种管理方式。“我这家考试院是男女混住模式,虽然房间独立性良好,但偶尔还是会有不便之处。”谢忻言说。
考试院房间内部环境。(郭晓宇/图)
考试院房间内部环境。(郭晓宇/图)
3
“小小地球村”
受韩国公务员录用人数减少、专业岗位调整等因素影响,曾是考生圣地的首尔鹭粱津高市村附近,考试院及公寓出现过“空置潮”。
但是从2024年中开始,该地居住成本较低的消息开始流传,吸引了不少外籍务工人员和留学生的关注,如今成为“外国人城”。
高市村某考试院,甚至出现60间客房有40间居住外国人的情况。性价比高,是外国人涌入高市村的主要原因。这里考试院的整体价格要比首尔其他区域便宜20%-30%,饮食花销也相对友好些。
“身边的中国同胞很多。”谢忻言、郭晓宇均向南方周末表示,一个十余人的语学院班级,半数以上是中国人的情况不在少数。“其他的还有印度人、美籍韩裔等。”
据韩国行政安全部2024年11月发布的消息,韩国外国居民数量有246万人,占比达到全国人口总数的4.8%,创历史新高。
对于在韩国短期居留的外国人来说,对考试院“随租随住随走”的优势非常看好。生活在考试院里的也有不少欧洲面孔,这样的多元化环境,给郭晓宇留下难忘回忆。“认识了一位从俄罗斯过来学习韩语的女孩,她热爱中国文化,还能说一口流利中文,我们时常唠嗑。”生活在考试院,仿佛就是一个小小“地球村”。
“语学院会按照韩语TOPIK考级划分班级,一般来说,TOPIK1-4级的中国人比较多,TOPIK5-6级的中国人则相对较少。”郭晓宇说,目前她已取得了TOPIK6级的证书,基本可以无障碍交流。
新式考试院内部走廊。(谢忻言/图)
新式考试院内部走廊。(谢忻言/图)
4
难以抛弃
考试院能在首尔经久不衰,与当地居高不下的房价有着密切联系。
金由理居住在首尔市阳川区木洞附近,89平方米的房子,总价高达15亿韩元(约合人民币754万余元)。“在市中心江南区,同样面积、配套的房子至少要20亿-30亿韩元。”她表示,近些年并未感受到首尔房价有下跌的趋势。
在韩国,租房存在月租房和全租房两种模式。公寓、考试院属于月租房,全租房则是另一种概念。假若选择全租房,住户需要向房东缴纳房价总额50%-80%的押金,无需按月再支付租金。全租房一般可以居住两年,押金到期后返还。
房东在拿到这笔可观押金后,大多会进行其他投资,达到“钱生钱”的目的。但现实是,韩国爆出多起房东骗取押金、资金链断裂、申请破产等丑闻。这一独特的租房模式,热度在逐渐减退。
金由理说,她身边的Z世代同龄人,大多不具备首尔买房或租住在全租房的经济能力。“植先生是我的同学,家庭条件一般,来自釜山周边一座小城。大学期间住在考试院,工作后选择留在首尔打拼。为了节约花销、上班方便,现仍居住在考试院。”
周晓蕾向南方周末分析,二战后的韩国百废待兴,其国家发展战略建立在高度的地区不平衡之上,这导致政治、经济、教育等资源向首尔的过度集中。“非首尔人大多有一种‘被剥夺感’,认为自己没能搭上经济腾飞、房地产增值以及与之相应的阶级上升的时代列车。”
随着首尔的虹吸效应越来越显著,大量来自地方的年轻人持续涌入。对他们而言,哪怕暂时牺牲生活品质住进考试院,也要挤进首尔,通过学历提升、就业置业等获得更好的发展空间。
“问题是,首都圈的过度集中膨胀导致的竞争加剧,叠加经济增速放缓等因素,使得年轻人暂时牺牲能换取未来补偿的可能性变得越来越稀薄。”周晓蕾说。
“竞争已成为首尔的常态。”金由理说,韩国大学生休学是普遍现象,一方面是为了服兵役,另一方面是想通过间隔年(GAP)投入到职场实习,寻找合适的工作方向,占据就业先机。即便是参加工作后,还有不少青年“一人打着两份工”。
早年,在韩国青年群体中盛行着“三抛世代”的说法,即抛弃买房、抛弃结婚、抛弃生子。周晓蕾说,“‘三抛’后来衍生为‘N抛’,这是韩国青年对未来丧失希望的表现。”
金由理对此表示,似乎大家卷累了,开始更关注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我经常晚上两点睡觉,早上七点起床上班。如此作息,在韩国青年中并不罕见。”丰富的夜生活,让冰美式成为现在韩国人的“续命神器”。
韩国统计厅数据显示,2023年底首尔都市圈(含首尔、京畿道、仁川等地)登记人口已突破2600万,占全国人口50.7%,这一数字预计还将增加。
(应受访者要求,谢忻言、郭晓宇为化名)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