疍家人被称为“海上游牧民族”,他们祖祖辈辈以捕鱼为生,常年漂泊在海上,以渔船为家,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从古至今,阳西疍家人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美好生活,也随着城市化发展逐渐上岸生活。
阳西地处南海之滨,当地群众牧海历史悠久,长期以来亲水而居,形成了特色鲜明的疍家民俗文化。如今在阳西,疍家婚嫁风俗、咸水歌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完整地保存了下来,疍家人在水上生活的民俗特征,也成为阳西旅游文化的品牌和亮点。
日前,溪头镇新兴渔委会组织举办了一场别具一格的疍家渔家女咸水歌文化活动,旨在更好地传承和弘扬疍家文化,丰富休渔期间渔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据了解,咸水歌是疍家人的一种原生态音乐文化,也被称为“渔歌”。咸水歌顾名思义,是由于海水的咸味道而得名,专指以出海捕鱼为生的疍民唱的歌。咸水歌历史悠久,据清代初期屈大均撰写的《广东新语·诗语·粤歌》中记载:“疍人亦喜唱歌,婚夕两舟相合,男歌胜则牵女衣过舟也。”“东西两粤皆尚歌,而西粤土司中尤盛。”证明了明末清初的时候,咸水歌就已在粤西沿海地区流行开来。
活动现场气氛热烈,咸水歌演唱婉转悠扬,尽显疍家渔歌文化魅力。身穿疍家传统服饰的疍家女们沿着乡村小道前行,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此外,摆船、撒网等传统项目上演,处处洋溢着欢乐氛围。
本次活动通过歌曲演唱、情景再现等形式,鲜活地展现了疍家渔民在海上劳作的场景。下一步,溪头镇将充分利用好线上宣传平台,以一年一度的疍家文化节为重要载体,持续扩大疍家文化的影响力,更好地传承和推广阳西本地特色疍家文化。
南方+记者 赫鹏翀
通讯员 黄心怡
南方日报、南方+客户端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编辑 李婉芬
校对 蓝淑茹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