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动解纷暖民心!曲江法院两日化解47人涉农劳资纠纷

作者 潘俊宇 2025-11-05 11:15

近日,韶关市曲江区人民法院仅用两个工作日,成功调解一起涉及47名农民工的劳务报酬纠纷案件,为群众追回劳动报酬五万余元,高效维护了劳动者合法权益。

2025年10月17日,曲江区法院收到谭某、林某等47名原告起诉陈某劳务合同纠纷一案的诉讼材料。原告等人主张被告支付其在曲江区白土镇从事农事作业的劳务费共计55015元。据了解,这47名农民工曾多次找被告协商,并经过白土镇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于2025年4月18日达成先行支付2万元的人民调解协议书,但被告始终未按协议履行,分文未付。

考虑到该案涉及人员众多、属涉农劳资纠纷,直接关系到农民家庭生计,曲江法院收案后,充分发挥区综治中心的平台协调作用,第一时间委派驻点法官联系该案所在乡镇人民调解委员会了解案情细节,依托综治中心联动网络,联合党委镇政府、乡镇司法所、区人社局等多方力量,共同搭建纠纷化解“快速通道”。

10月20日上午,在白土镇党委的协助下,曲江法院组织双方在白土镇政府进行调解,区人社局劳动监察大队派员参加。调解过程中,法官对被告陈某释法说理,同时进行了严肃的批评教育,告知其拖欠工人工资的严重性。被告当即承认错误,表示深知拖欠农民工工资的不该,对不起辛苦劳作的农民工。考虑到原签订的调解协议履行方案模糊,对工人缺乏切实的保障,承办法官从可行性出发提出分三期分批履行支付的方案,经主持调解,双方都同意了该方案。法院对此出具了具有法律效力的民事调解书,并明确如若被告未按协议履行,原告可就剩余全部未付款项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本案从法院收案到成功调解仅用时两个工作日,充分展现了曲江法院依托多元解纷机制,将诉前解纷力量与综治中心融合,高效维护群众权益的司法为民理念,实现了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南方+记者 潘俊宇

通讯员 石静怡

编辑 杨韬
校对 钟惠玲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