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省队到全国奖,广州市铁一中学如何培养优秀竞赛人才?

广州教育头条 2025-05-15 18:00

日前,经过2025年广东省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下称“奥信”)的选拔,广州市铁一中学(下称“铁一”)高一学生于镓赫入选2025年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广东省队,为该校连续第三年获得广东省队名额。在本次选拔赛中,铁一奥信队有5人获得一等奖,一等奖人数位居全市第一。

而在去年12月举行的2024年全国信息学联赛中,铁一6人获得了300分以上的高分,高分人数位列全省第一,12人获得一等奖。

铁一奥信队参加第41届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时的合影。

铁一奥信队参加第41届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时的合影。

除了信息学竞赛,该校在其他学科竞赛中同样展现出不俗的成绩。在2024—2025学年全国中学生地球科学奥林匹克竞赛预赛中,铁一1人获得一等奖、8人获二等奖、13人获三等奖,其中高二学生蒙田田晋级全国总决赛;在第41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复赛中,铁一高二学生陈羿缙为该校拿下首个省一等奖……

为何铁一的学科竞赛能不断取得如此成绩?该校有哪些人才培养的“秘诀”?

为竞赛学生明确人生方向

铁一奥信队成立于2019年,虽起步时间较晚,但发展迅速,至今已累计有5名学生入选奥信广东省队,于镓赫便是其中之一。

他的竞赛之路始于小学六年级前的暑假,当时他参加了铁一组织的夏令营,经过此后一整年的培训,于镓赫从一所不知名小学中脱颖而出,被选拔进入铁一奥信队。“起初我只是简单了解过编程,并未涉及竞赛内容,但与其他学校不同的是,铁一的选拔不只是简单的考试,它还会先花时间培养和挖掘学生的潜力。”于镓赫说。

进入铁一奥信队后,才上初一的于镓赫因为学习能力较强被编入高年级组一起训练,这让他的竞赛水平提升得更加迅速。在于镓赫看来,信息学竞赛让他提前接触了许多大学的知识,锻炼了他的思维,“更重要的是我找到了我的兴趣所在,让我明确了以后的方向”。

比赛之前,于镓赫(前排左二)与队员们一起品尝柿子制作的饮品,寓意“柿柿如意”。

比赛之前,于镓赫(前排左二)与队员们一起品尝柿子制作的饮品,寓意“柿柿如意”。

同为铁一奥信队员的温家睿如今已是中国科技大学一名大三学生,2022年,他以铁一高二学生的身份通过了中国科技大学少年创新班的选拔,提前踏入中国一流学府。回顾成长路径,他坦言“感谢中学老师的知遇之恩”。

初二时,温家睿的信息技术老师林琳发现了他在相关课程中展现出的潜力,推荐他参加了铁一奥信队的集训。初三首次参加全国青少年奥信赛,温家睿便获得普及组二等奖,高一、高二连续两年斩获全国青少年奥信赛省级一等奖。“学校为奥信队提供了随时开放的机房、寒暑假集训、金牌教练指导等多方面的支持。”温家睿表示,铁一的竞赛经历让他看到了校园之外更广阔的世界,也帮助他敲开了名校的大门。

温家睿(右二)参加完铁一奥信队寒假集训后的留影。

温家睿(右二)参加完铁一奥信队寒假集训后的留影。

而在物理竞赛队,铁一高二学生陈羿缙以该校首个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省一等奖的成绩成为一匹“黑马”。“物理拥有一套完备的理论体系,能够简洁地揭示自然规律,这种美感吸引了我。”陈羿缙回忆,初三时他得知铁一面向高中生选拔物理竞赛学生,尽管还是初中生,他仍主动报名并成功入选,并在高一阶段开始规律地接受学校的训练。

目前,陈羿缙正备战下一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谈及未来,他立志在大学里继续探索物理方向,“我的成绩来源于自己的天赋和努力,更得益于学校的发掘和老师的帮助,希望未来继续努力,能取得更多的成果”。

“阶梯式”培养激发学生潜力

学生的优异成绩离不开铁一在竞赛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上的突破。目前,铁一拥有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和信息学五大学科竞赛,每个学科组建独立的竞赛队伍进行集中培养。

“人才是一所学校学科竞赛发展的基础。”铁一信息学竞赛主教练陈旭龙表示,铁一在初中阶段就会面向所有集团校进行选拔,“无论学生是否有基础,都有参与的机会”。

以信息学竞赛为例,他介绍,每年新初一开学时奥信队会面向所有入学学生进行招募,学生们自愿报名,通过初步筛选的学生将参加集训,每个阶段的集训结束后再进行考核,到初二时逐步形成核心团队。“除了逻辑推理能力,我们还看重学生对相应学科的兴趣和专注能力,同时竞赛学习的过程漫长且成果产出不易,学生还要具备较强的抗压能力。”

在培养方式上,铁一强调不同阶段学生的“阶梯式成长”。陈旭龙表示,奥信队根据参加集训学生的学习进度而非年级将其分为A、B、C、D四个班级,并允许学生跨级跃升或降级巩固,以此保证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此外,奥信队还采用校内老师+校外教练的方式,“入门到省级选拔层面的知识教授由学校独立完成,国赛层面的知识则由学校邀请校外教练联合培养学生”。

铁一奥信队为过生日的队员举办生日会。

铁一奥信队为过生日的队员举办生日会。

铁一物理竞赛队也在不同阶段为学生设置了相应的学习目标。物理竞赛教练任诗雨介绍,学生在初三阶段学习高中物数知识和大学物理的基础知识,高一时建立起物理竞赛的知识体系,在高一升高二的这一年,学校则会组织学生报名参加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的学科营,以展示自身能力。“物理、化学等学科竞赛还涉及实验项目,学校还与华南师范大学合作,邀请大学教授进校指导。”任诗雨说。

“学科竞赛对学生的帮助不仅限于比赛成绩和考试分数。”任诗雨认为,物理等学科竞赛让学生们提前接触到大学课程,看待高中知识时便能有“一览众山小”的视野,其自主学习能力也将得到显著提升。

教育的本质是激发个体的潜能。铁一通过精准选拔、系统培养和资源整合,让每个竞赛学生找到属于自己的赛道。而在五大学科竞赛之外,铁一还开设了人工智能与创客、智能机器人、AI创意编程等多个学生社团,定期举行校园程序设计大赛等相关活动,为所有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发展平台。在铁一这方校园中,更多像于镓赫、陈羿缙一样的学生正蓄势待发,书写着他们与铁一新的故事。

撰文:谢望海

图片来源于广州市铁一中学

编辑 毛帅楠
校对 肖海燕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