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发生一起!一老人摘枇杷时不慎落水身亡

深圳应急管理 2025-05-22 15:25

5月19日下午,浙江杭州余杭区仁和街道东塘村一名老年男子摘枇杷时落水后身亡

事发于5月19日下午2时左右,老人在下午4时许被找到后送医,但经抢救无效身亡。事发水域系连接京杭运河的东塘港,岸边水不深,老人65岁左右,会游泳。

夏季汛期溺水事故高发

近期发生多起

请注意提高警惕!

案例警示

01

2025年5月15日下午,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南通镇方山水库,2男4女在水库边露营时,一艘独木舟被风吹离岸,一男子下水游泳将离岸独木舟拉回过程中,疑因体力不支,不幸溺水,后经过救援,男子被捞上岸,但已无生命体征

02

2025年5月11日15时15分,成都市新津区兴义镇杨牌村一名8岁孩童在河边玩耍时不慎落水,其父母下水施救,三人相继溺水。经全力搜救,8岁孩童及其母亲被成功救起,父亲不幸遇难

危险!这些水域要远离

溺水事故大多发生在野外水域,包括江河、水库、水塘、溪流、水潭等,其危险程度往往超出想象。

1

水况复杂

野泳时,游泳者可能遭遇暗流、漩涡、水草等,容易发生意外。

2

水质不稳

野外水域的水未经消毒,水质差,细菌多。一旦与皮肤伤口接触,易造成病毒、寄生虫入侵。

3

水温不定

夏日气温高,水面与水下温度差距大,极易造成抽筋,进而增加呛水甚至溺亡风险。

4

人员稀少

野泳场所通常人员稀少,一旦发生意外,很难第一时间求救或被救,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哪些情况容易导致溺水?

1

不了解水性,对自己的体力和游泳能力缺乏正确估计,进入水中便可能导致溺水。

2

即使是习水性的人,未做充分准备活动,下水后突然遭受冷水的刺激,或者游泳的时间过长,体内的二氧化碳丧失过多等原因也会在水下出现四肢痉挛、抽搐,导致失去自主能力而下沉。

3

安全意识淡薄,在非开放的水域游泳,四肢可能会被水底的水草缠绕而导致下沉,或者陷入泥沙而失去控制能力。

4

在水中互相嬉戏、打闹,发生意外后又惊慌失措,导致溺水。

5

身体不好,患有心脏病、贫血、癫痫及其他慢性病的人,可能在游泳中因冷水的刺激而引起旧病复发,从而导致溺水。

一旦溺水,如何自救?

溺水自救措施

不会游泳的人溺水如何自救?

1. 尽可能让身体浮在水面上,等着别人施救。

2. 如果周围有可以抓、拉、扶的东西,迅速抓住,借力浮出水面。

3. 如果没有可以抓的东西,就要靠一定的技巧自行浮起来。

4. 换气时,呼气要浅,吸气要深。

5. 有人来救援时,一定要听救援者的指挥,不要猛拽救援人员。

会游泳的人遇突发状况如何自救?

抽筋:

1. 腿抽筋:尽快游到岸边或抓住附近的漂浮物;如无法继续游,深吸一口气潜到水下,努力把脚掰直,再努力往外踹,尽量让腿蹬直,用力直到抽筋慢慢缓解。

2. 手指抽筋:马上手握成拳,反复抓握,然后用力张开,直到不再抽筋,可仰面漂在水上。

呛水:

尽量踩水,将头部露出水面,就能减少再度被水呛到。有规律地踩水一段时间,让自己冷静下来再采取其他措施。

遇到漩涡:

尽量让自己身体平躺在水面上,然后用最为常用的游泳方式顺着漩涡的方向快速游出去。

被水草等缠住:

1. 不要拼命挣扎、乱踢乱蹬,否则会让水草缠得更紧。

2. 若附近有人应尽早求助,抓住可抓的东西,让身体浮出水面。

3. 若没有,最有效的办法是深吸一口气,潜入水中解开水草。

看到有人溺水怎么办?

1. 在岸上通过“叫叫伸抛”法施救。

“叫”:大声呼救,寻求周围更多人的帮助;

“叫”:拨打110、119、120等报警求助;

“伸”:在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将树枝、木棍、竹竿等递给落水者;

“抛”:将泡沫块、救生圈、密封的空塑料瓶等漂浮物抛给溺水者,帮助其漂浮待援。

2. 如果具备下水救援的条件,救援者要从背后接近溺水者,再托起他的身体,让头露出水面,侧游上岸。

深圳应急提醒您:

学习安全知识,提高安全意识

掌握安全技能,加强安全防范

end

▌来源:极目新闻、周口消防、应急管理部、国家应急广播

▌编辑:深圳应急管理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