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房风貌管控提升,可是“百千万工程”里的一道必答题!
2024年,河源市精准发力,以铁路、高速、国道沿线及重要节点区域为“突破口”,开展城乡风貌管控与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通过创新探索“1333”风貌提升新路径,成功完成13456栋房屋改造升级,切实为“百千万工程”典型镇村培育按下“美颜”键。
快动动手指,点击下方图片,按下河源乡村风貌“美颜”键,看“施工图”如何落地成为“实景画”吧!
↑↑↑源城区埔前镇陂角村
↑↑↑东源县义合镇下屯村
↑↑↑东源县仙塘镇糖巢创客社区
↑↑↑和平县林寨镇石镇村林寨古村落
↑↑↑和平县大坝镇水背村
↑↑↑龙川县龙母镇
↑↑↑龙川县黎咀镇皮潭村
↑↑↑紫金县龙窝镇彭坊村
↑↑↑紫金县柏埔镇枚中村
↑↑↑连平县忠信镇水溽村
↑↑↑连平县内莞镇大席河万里碧道
↑↑↑江东新区临江镇绿美生态小公园
↑↑↑江东新区古竹镇雅色村
↑↑↑位于省际边界上陵镇的翠山村
河源的“1333”乡村美颜公式,到底有多牛?划重点——
1个目标:
给乡村定个“变美KPI”!锁定“拆危+美颜+提质”三大任务,市县联动组建“美颜指挥部”,从顶层设计到一线执行全程开挂,誓让乡村颜值“逆风翻盘”。
3个抓手:
①标段长责任制:把全市总任务划分为216标段,每个标段配“美容总监”,用“清单+责任+限时”三板斧,逼出工程“进度条”。
②“美颜”说明书:编制城乡风貌管控和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建设图集等有关指引,科学指导城乡风貌管控提升工作。
③人人齐参与:政府“出点”、社会力量“捐点”、村民“凑点”、企业“冠名点”……多方出钱又出力,人人都是乡村美颜“股东”。
3方联动:
县区发力:全市各县区组成“美颜天团”,资源共享、难题共啃,不搞单打独斗。
企业上阵:国企民企齐上阵,用专业团队干专业事。
全民参与:激发群众合力,通过党员干部带头示范,积极引导群众以各种方式全面参与城乡风貌管控和人居环境提升行动。
3大提升:
危险清零,颜值UP:累计拆除铁皮棚21.8万平方米、破旧建筑改建面积30.9万平方米。
文化滤镜拉满:因地制宜、因户施策,融入地方文化元素,充分展现岭南客家风情特色,提升城乡整体风貌的辨识度和吸引力。
环境“一键”升级:全域人居环境实现提升,将整治提升与绿美建设、乡村振兴等工作相结合,镇村整体风貌有了较大提升。
文字:南方+记者 魏金锋 李娇
SVG制作:伍欣莎
部分图片效果由AI辅助生成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