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粤港澳大湾区产教融合技能人才培养托育联盟(下称“联盟”)在广州正式成立,2025年广东托育服务宣传月同步启动。联盟由妇幼保健院、职业学院、行业协会、托育龙头企业组成,致力于构建“政产学研用”协同育人机制,破解托育人才供需结构性矛盾。
为进一步提升托育服务可及性和家长获得感,自6月1日起,广东将面向全省家长发放2025年惠民托育券,最高可提供10天托育体验服务或2000元托育消费补贴。
广东广播电视台优启稚慧托育园内,小朋友在绘画课上画画。
广东广播电视台优启稚慧托育园内,小朋友在绘画课上画画。
托育联盟发力人才培养标准化
广东已连续18年成为我国人口第一大省,0~3岁婴幼儿数量超过400万,“幼有所育、幼有善育”成为当前民生工作的重点之一。
“很多家长带孩子很辛苦,但又不敢把孩子送出去,目前广州的入托率还在20%左右,知晓率并不高。”广州市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指导中心主任胡艳表示,广州牵头组建联盟,正是为回应现实需求,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广东广播电视台优启稚慧托育园。
广东广播电视台优启稚慧托育园。
“联盟将通过编写专业教材、建设实训基地、建立行业标准等措施,提升托育服务的专业性和同质化。”胡艳介绍,联盟首批吸纳17家理事长单位和理事单位,涵盖妇幼保健院、职业学院、行业协会和托育龙头企业,构建政、校、行、企协同平台,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
托育人才的“落脚点”在于各区托育综合服务中心。以广州越秀区托育综合服务中心为例,一层设标准化托育园,二层为培训基地,集照护实训、理论教学、家庭指导、医育融合等于一体,为机构和家庭提供支持。
广州越秀区托育综合服务中心。
广州越秀区托育综合服务中心。
医育融合是广州推进托育服务提质扩面的重要方向。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专职党委副书记郭浩岩表示,医院构建集医疗、保健、营养、心理与早期学习于一体的综合服务体系,面向0~3岁婴幼儿家庭提供全生命周期健康照护。
目前,广州已实现托育机构“健康副园长”签约率100%,同步推进婴幼儿上门服务和星级评估等工作,形成覆盖社区、机构、家庭的育儿服务网络。
广东惠民托育券最高补贴2000元
5月23日,广州遭遇强降雨,广东广播电视台优启稚慧托育园内却温馨如常。艺术课上,老师带着17名孩子讨论“雨中的世界”,孩子们踊跃回答:“雨天有蜗牛、小鸭子、萤火虫……”
广东广播电视台优启稚慧托育园。
广东广播电视台优启稚慧托育园。
“我们与专业机构合作运营,还提供实时监控,家长普遍反映很放心。”广东广播电视台工会副主席李东红说,园所通过医育结合课程提升婴幼儿综合素养,育儿专家定期入园,开展健康评估和成长指导,增强家长获得感。
广东广播电视台优启稚慧托育园内,小朋友举手回答问题。
广东广播电视台优启稚慧托育园内,小朋友举手回答问题。
广州市卫生健康委负责人介绍,广州正积极创建“一街(镇)一普惠”新模式,采用“公建民营”“老幼共托”等方式,推动社区和用人单位办托。同时深化医育融合,强化人才培养,打造15分钟托育服务圈。截至2024年底,全市总托位数超10万个,每千人口托位数达5.37个,规模位居全省首位。
在广州等地先行实践的基础上,广东正加快推动全省托育资源优化和服务体系完善。省卫生健康委负责人表示,通过扩大服务供给、降低费用、提升安全水平,广东托育“入托难、入托贵”问题正逐步缓解。目前,全省托育机构达1.2万家、托位超60万个,供给总量居全国首位。
广东广播电视台优启稚慧托育园。
广东广播电视台优启稚慧托育园。
据了解,自6月1日起,广东将发放“2025年惠民托育券”,包括体验券与消费券两大类,其中体验券设有5天和10天两种,鼓励家长带娃“试水”托育机构;消费券则根据金额分为500元、1000元、1500元和2000元四个档次,可直接抵扣托育费用。
采写:南方+记者 厉思璇
摄像:南方+记者 许舒智
通讯员 粤卫信 穗卫健宣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