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桦加沙”的侵袭,导致阳西农业生产受灾严重。近日,为全力推进抗灾复产,阳西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叶船回率队前往程村镇丰盛种植专业合作社、儒洞镇西荔王果蔬专业合作社,开展灾后慰问并调研复工复产,指导和助力受灾农业企业抹除灾痕。

叶船回(前排左一)带队赴程村镇实地察看种植基地受灾情况。赫鹏翀 摄
解民忧、纾民愁
助力受灾农企复工复产
丰盛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卢海衬是全国人大代表,2017年,她返乡创业承包了100多亩撂荒地,开始种植红薯、花生、圣女果、百香果等作物,打造出“海边红”品牌特色农产品,并通过合作社开展联农带农,带领乡亲们共同走上致富路。
经过数年的精心经营,卢海衬的种植基地从最初的100多亩发展到如今的3000亩。在她的示范带动下,程村镇有300多户农村群众也开始种植红薯和水稻。目前,卢海衬已累计带动农户增收2400多万元,形成了“兴一项产业、活一地经济、富一方百姓”的示范带动效应。
作为来自阳西农村的代表,卢海衬深刻感受到国家对“三农”问题的持续关注,她经常深入基层一线,通过实地走访、问卷调研和组织座谈会等形式,广泛征求农村群众的意见,收集了丰富的一手资料,在履职过程中提交了多份高质量的建议。

卢海衬的种植基地受灾情况十分严重。雷颖哲 摄
然而,突如其来的台风“桦加沙”给丰盛种植专业合作社带来了重创,其中深加工设备厂房、种植基地在台风中受灾十分严重。叶船回一行向卢海衬详细了解受灾受损、复工复产等情况,并送来爱心物资和慰问金,鼓励她要坚定重建信心、克服困难,积极投入灾后重建工作,最大限度减少损失。
叶船回指出,做好灾后复产工作对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至关重要,各相关部门要主动靠前服务,以“解民忧、纾民愁”为导向,及时回应并帮助解决企业在复工复产中遇到的困难问题,为企业提供服务指导;农业部门要加强统筹,指导做好农作物救灾、农田排涝、农业设施重建,协助企业做好灾情统计和保险理赔工作,尽最大努力帮助企业将损失降到最低。
发挥联农带农作用
增添抗灾复产信心动力
“这次我们合作社受灾情况比较严重,受灾面积超过200亩,经济损失约500万元。”在西荔王果蔬专业合作社的种植基地,阳江市人大代表陈迪向记者介绍了台风“桦加沙”造成的损失情况。
作为西荔王的当家人,陈迪是全国农业劳动模范、广东省十大荔枝种植匠,30多年来一直奋战在农业生产的第一线。2007年,陈迪牵头成立了西荔王果蔬专业合作社,并探索出“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合作方式,形成了社员互保互助、风险共担、利润共享的合作机制,充分发挥了联农带农积极作用,使荔枝等果蔬种植产业从农户散种模式,逐步发展成为集约化、精细化、标准化、专业化的合作社种植模式。
在陈迪的带领下,西荔王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先后获得“广东省示范合作社”“广东省菜篮子基地”等荣誉称号,合作社现有社员100多人,生产基地也从最初的300多亩发展到超过1.7万亩,并打造成为拥有冷库、深加工生产设备的农业企业,构建起集农产品种植、收购、分选加工、仓储物流、市场销售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条。

陈迪在种植基地查看百香果受灾情况。赫鹏翀 摄
台风过后,叶船回带队来到西荔王合作社及时了解受灾情况并调研复工复产,给陈迪和社员们增添了抗灾复产的信心和动力。
“做好果蔬种植产业,一定要有‘三水五心’的精神。”陈迪介绍,所谓“三水”,即冷水、汗水、泪水;“五心”则是爱心、信心、耐心、恒心、决心。他表示,将坚守“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庄严承诺,带领广大群众加快推进复工复产,力争将损失降到最低。
陈迪表示,农业是长线项目,自然灾害风险不好控制,背后的泪水只有自己才能体会到。但是既然选择了从事农业,就应该发自内心地去接受它,只有坚定信念、勇往直前,才能将这份事业做到最好。他将认真总结此次台风灾害带来的经验教训,在今后的农业生产中,进一步提升农业科技防灾减灾能力,以科技赋能果蔬种植产业高质量发展。
南方+记者 赫鹏翀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