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广的灵魂调味品,避开2个“坑”,吃得更健康

广东科普 2025-08-08 21:52

豆豉是广东人餐桌上

当之无愧的灵魂调味品。

无论是蒸排骨时撒上一把,

让肉香里裹着醇厚的豉香;

还是蒸凤爪时拌入一勺,

让软糯的皮骨间多了几分咸鲜;

或是蒸鱼时铺在鱼身,

让嫩滑的鱼肉染上独特的发酵风味……

这些经典的粤式菜肴,

都离不开豆豉的加持。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豆豉,

看看它究竟有多营养,

又该如何健康吃。

发酵带来的营养升级

豆豉是中国古老的发酵食品之一,现代的豆豉是以黄豆或黑豆为原料,经过一系列的发酵酿制工艺制作而成。在广东地区,黑豆豉更常见,比如名气很大的阳江豆豉,就是不少家庭的厨房必备。经过发酵后,豆豉不仅拥有了独特的风味,营养价值也实现了升级。

蛋白质更易吸收

大豆本身蛋白质很丰富,但人体直接吸收大分子的蛋白质有点费劲。豆豉在发酵过程中,会产生一些微生物,它们能够分泌蛋白酶,将大豆中的大分子蛋白质分解为氨基酸和小分子肽,身体吸收起来就容易多了。

矿物质“解封”

大豆中含有钙、铁、锌等多种矿物质,但它们大多和抗营养因子植酸、草酸结合在一起,形成难以吸收的大分子。经过发酵,抗营养因子降解,原本被“锁住”的矿物质从结合态变成游离态,吸收率大大提高。

B族维生素增加

发酵过程中,微生物自身会合成大量的B族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B2和维生素B12。根据一篇发表在《中国酿造》上的文献中的数据,豆豉的维生素B2含量是大豆的1.6倍,维生素B12由原来的0微克/100克,增加到了0.24微克/100克。

此外,像脂质、膳食纤维也会发生一定变化。脂肪被微生物代谢利用,分解后出现有益的小分子游离脂肪酸,不仅减少了豆腥味,还有助于形成豆豉独特的香气;膳食纤维被分解为水溶性低聚糖,有助于调节肠道菌群平衡。

豆豉的健康益处

丰富的营养让豆豉在维护健康方面有不少本事。

心血管保护

大豆里的卵磷脂、大豆异黄酮等营养成分都被充分保留下来,能帮助降低血液黏稠度,保持血管弹性,对预防血栓有辅助作用。豆豉富含维生素K2,能促进钙质沉积于骨骼,减少血管钙化风险,降低动脉硬化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几率。

消化与肠道健康

发酵后的豆豉营养更好吸收,对于消化功能较弱的老人和孩子来说,是个不错的选择。同时,豆豉中的膳食纤维和益生菌有助于调节肠道菌群,改善消化功能,缓解便秘或腹泻等问题。

免疫调节

豆豉中的多酚类等物质可激活免疫细胞,有助于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和防止脂质过氧化,增强机体对病原体的防御能力,帮助提高免疫力。

当然了,豆豉作为调味品,日常摄入量有限,对健康的益处在于融入日常饮食,提升膳食质量,不能把它当作治疗疾病的手段。

高盐与高嘌呤的健康风险

虽然豆豉美味又营养,但也有短板。豆豉在制作过程中为了耐保存,会添加大量的盐,比例通常在15%左右,10克豆豉即可接近每日推荐盐摄入量的三分之一,吃多了会加重肾脏负担,还可能增加高血压的风险。

其次是高嘌呤,大豆本身嘌呤就不低,发酵后嘌呤不仅没减少,反而更容易释放出来,每100克豆豉里嘌呤含量接近200毫克,所以,痛风患者、高尿酸血症患者得严格限制摄入量,或是避免食用。

健康食用指南

想要健康吃豆豉,有几个小技巧。首先要控制用量,健康成人每天建议不超过10克,做菜时用豆豉代替部分盐,就别再额外加盐了。

搭配上也有讲究,可以和空心菜、苦瓜、荷兰豆这些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或者鱼类、排骨一起烹调。如果觉得太咸,用清水短暂泡一下、冲一冲,能去掉表面一部分盐。频率上,只要每次控制好量,每周吃2次—3次没问题。

选豆豉也有门道。看颜色,优质的黑豆豉应该油润有自然光泽,别选那些干瘪无光、发灰,或者有霉斑、虫蛀的;闻味道,得有醇厚的酱香或发酵香,要是有刺鼻的酸败味或霉味,就不能买;尝一尝,咸淡要适中,有自然的鲜味,质地软硬适中,不能太干硬。

储存豆豉也得讲究方法。干豆豉没开封时,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就行,开封后,尤其是在广东这样潮湿的地区,最好放冰箱冷藏。湿豆豉或豆豉酱,开封后必须冷藏。记得不管哪种豆豉,取用的时候都要用干燥干净的器具,别带进水汽或脏东西,不然容易发霉。

豆豉浓缩了大豆的精华,

发酵带来了营养的升级,

却也伴随着高盐与高嘌呤的健康风险,

在享用这份传统风味时,

别忘了控制用量、合理搭配。

受访专家:广州城市职业学院食品健康学院 岑筠博士

图片已获授权,转载勿使用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