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珠海市档案馆、金湾区档案馆联合三灶岛侵华日军罪证调研团队,在珠海金湾举行“铭记历史 砥砺前行”《日军侵华罪证史料——保科德光日记》编研资料赠阅仪式。当天,该份侵华日军手写日记资料原件也首度在金湾区档案馆公开,其中涉及日军侵占珠海三灶岛、修建机场等关键内容,与中方史料记载形成证据链条,有力佐证了侵华日军在珠海的罪行。
抗日战争史料和珍贵革命历史档案捐赠仪式。
抗日战争史料和珍贵革命历史档案捐赠仪式。
《日军侵华罪证史料——保科德光日记》以日本海军“妙高”舰信号员保科德光的个人视角,真实记录了该舰自日本佐世保军港出发,进犯我国华东、华南沿海城市的血腥暴行。在珠海三灶岛,“妙高”舰以重炮为日军陆战队登陆扫清障碍。此后,日军长期在岛上驻扎,建造航空基地,推行惨绝人寰的“三光政策”,实施奴化教育与殖民统治。
保科德光日记原件。
保科德光日记原件。
珠海市金湾区政协委员、三灶岛侵华日军罪证调研团队发起人刘昌言介绍,保科德光的日记充斥着对日本侵略行径的病态美化和对军国主义的愚忠,将烧杀抢掠粉饰为“英雄壮举”,以“扫荡工作进展顺利”的轻描淡写掩盖三灶岛“万人坟”的累累白骨,用“飞机轰炸十分出色”的得意记载映照街头巷尾的断壁残垣。然而,侵略者笔下关于“暴戾的支那”“在此陷入苦战”等描述,恰恰折射出中国人民坚韧不屈的抗争意志。
保科德光日记原件。
保科德光日记原件。
据介绍,该份日记史料在2024年5月,由珠海三灶岛侵华日军罪证调研团队委托在日爱国华人拍卖购得。随后,原始档案被从日本带回中国,并由华南师范大学志愿者团队进行编译。此次整理形成的编研资料则同步收录了《三灶岛占据作战》《罗时雍回忆录》等日文原稿图照,全面还原侵华日军罪证,为深入研究包括珠海在内的华东、华南抗战史提供了珍贵的一手史料。
值得关注的是,接下来,保科德光日记档案原件还计划于8月底在中山大学博物馆进行展览,正式与公众见面。届时,该份资料将与珍贵历史相册《废墟中的广州》等300多张记录1938年日军轰炸广州的惨状实况照片原件共同展出,其相关记述内容可有效形成日军实施广州大轰炸证据链条闭环。
刘昌言向参观学生介绍侵华日军在珠海的暴行。
刘昌言向参观学生介绍侵华日军在珠海的暴行。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为深化区域协作,共同守护民族记忆,珠海市档案馆联合中山、江门、阳江及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档案馆,共同启动了珠江口西岸“一区四市”档案馆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主题系列活动。
20日活动当天,现场还征集接收了“支那事变从军记章”“解放东北纪念章”等一批抗日战争史料和珍贵革命历史档案入馆;同时首次推出“珠海红色档案飞行棋”文创作品,通过寓教于乐“档案+游戏”的形式,助力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
采写:南方+记者 董谦君
摄影:南方+记者 关铭荣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