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是中国预防出生缺陷日,该节日旨在提高全社会对出生缺陷防治的关注,推动“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出生缺陷综合防控策略落实。2025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妇幼司将宣传主题定为“关注孕期营养,孕育健康未来”,核心目标是降低早产、围产期死亡、巨大儿/小于胎龄儿等不良妊娠结局,以及神经管畸形、唐氏综合征等出生缺陷的发生风险。
近日,暨南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河源市深河人民医院)妇产科副主任朱峰城、医务医保部副主任朱玲,就孕期健康管理的核心问题进行了专业解答,为孕产妇及家庭提供科学指引。
“孕期是胎儿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胎儿的器官形成、营养储备及免疫系统发育均依赖母体的营养摄入。”谈及为何要重点关注孕期营养,朱峰城解释道,无论是营养不良还是营养过剩,都会对母婴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营养不足时,叶酸缺乏可能导致胎儿出现脊柱裂、无脑儿等神经管畸形,而蛋白质、铁、钙等营养素缺乏,则会增加胎儿生长受限、早产及围产期死亡的风险;反之,若孕期体重增长过快或BMI≥28.0kg/m²(肥胖标准),不仅会提升胎儿成为巨大儿的概率,还可能诱发妊娠期糖尿病、高血压,进而增加分娩难度,同时提高新生儿低血糖、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率。因此,科学的孕期营养管理是预防出生缺陷、保障母婴安全的“第一道防线”。
为助力孕产妇做好孕期营养管理,深河医院推出了多项孕产期营养健康服务。该院设有孕妇学校,由资深产科医生、麻醉医生、康复科医生、儿科医生及助产士、护士共同授课,内容涵盖孕期管理到产后康复的关键知识。
“同时欢迎准妈妈携带家属参与,帮助家庭成员共同学习、增进对新生命的了解与支持。”朱玲表示。
在具体服务方面,该院开展了系列针对性的体重管理服务。一方面开设孕期体重管理课程,由助产士带领孕产妇开展孕期瑜伽,帮助其掌握科学运动方法,既能促进血液循环、控制体重增长,还能预防孕期便秘、下肢水肿等问题;另一方面,针对超重或肥胖孕妇,提供饮食结构调整指导,以此降低妊娠期糖尿病、巨大儿的发生风险。
此外,该院还构建了出生缺陷防治联动机制,对备孕及孕早期妇女免费发放0.4mg/天的叶酸片,助力预防神经管畸形;同时结合营养管理工作,提醒孕产妇按时完成唐氏综合征筛查(孕15-20周)、四维彩超检查(孕22-26周)等项目,以便早期发现胎儿结构异常或染色体异常,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针对孕期健康管理,朱峰城呼吁,希望社会各界共同守护母婴“健康未来”。他建议孕产妇主动承担“健康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定期参加产检,积极接受营养评价与体重管理服务,同时主动学习科学营养知识。比如明确“一人吃两人补”并非“多吃”,而是“吃对”,还要注意避免接触烟草、酒精、放射性物质等有害物质,保持良好心态以避免过度焦虑。
对于孕产妇家庭,他则建议家属给予充分支持,不仅要协助孕产妇落实饮食计划与运动安排,比如一起准备健康餐、陪伴散步,还要多关注孕产妇的心理状态,避免陷入“过度进补”的传统误区,如不强迫孕妇食用大量补品。
撰文:郭雨欢 田春艳 丘伊彤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