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省器官医学与技术学会基层乳房保健治疗专业委员会筹备会议在东莞顺利召开。此次筹备会议由东莞市妇幼保健院作为发起单位,汇聚了省内多家医疗机构的乳腺疾病防治专家。
在筹备会上,广东省器官医学与技术学会基层乳房保健治疗专业委员会牵头人、东莞市妇幼保健院乳腺科主任唐诗表示,专委会将推动超声引导穿刺、微旋创等适宜技术的规范化应用,提升基层诊疗准确性与安全性,减少不必要转诊。同时,通过建立标准化全程管理流程,涵盖筛查、诊断、治疗及康复环节,落实分级诊疗,优化服务能力,切实提高乳腺癌早诊率、治愈率和患者生活质量。
广东省器官医学与技术学会副秘书长、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岭南医院肾脏内科主任医师石成钢教授指出,器官医学的创新发展需要多学科系统性协作。学会是经广东省民政厅登记、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业务主管的省级一级学会,汇聚了来自医疗机构、科研单位及企业的科技工作者。自2022年成立以来,学会已设立22个分支机构,另有21个专委会在筹建中。学会以服务国家战略和人民健康为导向,积极构建融合“政-产-学-研-金-商-贸-媒-介”为一体的创新生态系统,推动医学科技项目孵化与落地。
何晓顺会长提出“器官医学”新理念,开创无缺血器官移植等重大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等荣誉。学会通过举办中国生命科学大会等品牌活动,依托线上线下平台,促进新理念、技术和产品的展示交流,助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与基层医疗提升。未来,学会将继续搭建互联网医疗平台,加强器官层面精准诊疗与研究,推动我国器官医学走向国际。
会议特邀嘉宾、东莞市妇幼保健院关承恩副院长对专委会成立表示充分肯定。他指出,乳腺健康是女性健康的重要基石,当前我国乳腺疾病发病率持续上升,基层地区尤其在乳腺癌筛查覆盖和诊疗技术上仍显薄弱。东莞作为制造业大市,女性常住人口超500万,近60%为外来务工女性,基层乳腺保健呈现“基数大、分布散、需求多元”的特点,这对从业者提出了更高要求和重大责任,亟须合力推进基层乳腺保健工作,助力妇女健康事业迈上新台阶。
此次筹备会的顺利召开,为广东省器官医学与技术学会基层乳房保健治疗专业委员会的正式成立奠定了坚实基础。该专委会旨在打造一个集学术交流、技术创新和临床转化为一体的综合性平台,通过推动乳腺健康领域的专业资源整合与服务能力提升,为广大女性提供更加专业、优质的乳腺保健与诊疗服务。
作为东莞市唯一的乳腺癌筛查指导中心、孙逸仙乳腺肿瘤医院专科联盟单位及最早开展乳管镜检查与治疗的医疗机构之一,东莞市妇幼保健院始终以“守护女性全生命周期健康”为核心使命,将以最大诚意、最优资源和最强行动支持专委会的筹备及后续工作。
供稿:乳腺科 温珮琦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