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超越DeepSeek?琶洲算法大赛出题方聚焦3个创新点

作者 马艺天;苏韵桦;吴雨伦;张令;刘珊;周甫琦;李嘉益 2025-09-23 10:09

(点击以上图片获取更多新闻)

9月23日,第四届琶洲算法大赛生态赋能大会在广州琶洲举行。

本届大赛以“算法领航 琶洲奋进”为主题,汇聚了来自中国、日本、肯尼亚、法国、美国、新加坡、意大利等全球30余个国家的8131支团队同台竞技。

现场,OpenSeek的超越之旅共创大模型挑战赛出题方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数据研究组负责人刘广在现场接受采访,他表示,“对于选手们来说,最重要的在于探索怎么样把模型的能力、AI的能力跟真实的场景切实结合起来、应用起来。所以在设计这些赛题的时候,我们都会从现实出发,让参赛选手能够一步一步地去分析问题、定位问题然后解决问题。通过比赛的设计,完成一个最终方案的评估,然后得到一些学习的过程,同时从中探索出一些潜在方向和解决问题的思路。”

记者了解到,OpenSeek开源共创项目希望推动算法、数据和系统的协同创新,力争开发超越DeepSeek的下一代模型,这也成为本届大赛的“明星赛题”。

“DeepSeek现在最强的能力有几个点,一是它的数据质量非常高,有10多万亿海量数据,二是它的底层的算法以及系统算法优化做得非常高效。我们OpenSeek这个项目也是分别从这几个角度出发,希望从数据、系统、算法的角度去真正的突破,去超越现在模型的一些架构算法以及数据的一些局限,能够达到真正的超越,甚至是打造下一代模型。”刘广表示,“其中最难的点在于怎么样把这些创新的点集合起来。现在在学术上、开源社区都涌现出非常大量的创新,但是这些创新就像是散落在天空的星星一样,我们很难把它集合到一块,所以说这是非常大的工程。”

在大赛中,OpenSeek赛题吸引了字节跳动、比亚迪、上海交大等名企名校优秀开发者热烈参与。其中一些优秀选手给出题方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刘广表示,“本次报名答题的队伍非常多,有500多支队伍报名,有100多支队伍提交比赛方案,我觉得大家的热情非常高,中间又涌现出一些非常有天赋的选手。也有一些学校背景不是特别突出的同学,但他在底层算法上非常有天赋,做出了很有意思的一些创新。我们也一直在关注,在后续的模型训练过程中我们可能会用到他们的一些创新点,一起合作。”

策划:龚晶

统筹:冯艳丹 谭超

撰文:马艺天 吴雨伦 刘珊 周甫琦 李嘉益

摄影:南方+记者 苏韵桦 张令

编辑 崔格僖
校对 李冠洁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