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答南方+:粤港澳大湾区成全球最具影响力创新集群

国是瞭望 2025-09-18 16:33
00:32

科技部答南方+:粤港澳大湾区成全球最具影响力创新集群

9月1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科技创新发展成就。科技部部长阴和俊介绍,“十四五”时期,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创中心支撑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深圳—香港—广州跃居全球百强创新集群榜首。成渝、武汉、西安区域科创中心建设加快推进。

就我国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进展和成效,南方日报、南方+在会上提问。

科技部副部长林新回应南方+记者提问时表示,区域是我国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科技强国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十四五”以来,国家不断加强区域统筹、央地协同,推动区域科技创新,形成全国“一盘棋”。

一是加强系统布局。重点打造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三个国际科创中心,布局建设成渝、武汉、西安等区域创新中心,鼓励地方立足自身禀赋,锻造科技长板,初步形成高地引领、梯次联动、优势互补的区域科技创新格局。

二是建强科创中心。聚焦三个国际科创中心,给予针对性的政策支持,优先布局战略科技力量和重大科技任务,开展科技金融试点,设立长周期的科创投资基金,在科学数据出境、外资研发机构、保税研发等方面,开展政策的先行先试。

她介绍,三个国际科创中心的高地引领作用日益凸显,北京的原始创新能力持续增强,基础研究经费的支出占比超过了16%。上海产业创新实力快速提升,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产业的总规模突破了1.8万亿元。粤港澳大湾区成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创新集群。

“三个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强化重点领域的创新布局,在航空航天、光电子信息等领域形成了领先优势。”林新表示。

三是推进区域协同。支持跨区域和重点城市群的协同创新,实施联合攻关、仪器共享、平台共建。比如京津冀设立了技术研究合作专项,共同绘制重点产业图谱,联合培育外籍的产业集群,沪苏浙皖四地同步,分别印发了《关于促进长三角科技创新协同发展的决定》,以地方立法保障协同创新。东西部的科技合作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各个地方积极响应国家战略部署,大幅提高财政科技投入,优化创新生态,主动布局培育新产业,向企业开放政府的应用场景。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最新发布的全球百强创新集群中,中国的数量是最多的,这也是我国区域创新发展成就的一个缩影。”林新表示,科技创新对区域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显著增强。下一步,将加强对于区域科技创新的统筹规划和分类指导,支持地方探索形成既符合国家战略需求,又适应地方特点的创新发展模式,为科技强国建设提供坚实的支撑。

采写:南方+记者 王诗堃 赵晓娜

剪辑:胡冰

编辑 宋佳宁
校对 杨远云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