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1.7万多名教师服务于339所学校、幼儿园,为二十多万学生家庭点亮未来希望。
他们,有的用热血青春书写教育新章;有的教书育人默默耕耘几十年;有的奉献自己点亮乡村教育;有的从大学讲堂来到中学成为基础教育的践行者;有的奔赴千里之外传道授业……庆祝我国第40个教师节,一起来听听他们的故事。
博士来教中学生,惠阳这位老师有几个特别之处
博士毕业入职高校当了7年大学老师后,通过人才引进,来到惠州市惠阳区成为一名高中数学老师。这是惠阳区第一中学(下称“惠阳一中”)老师臧彦超的教学经历。
从大学讲堂到高中课堂,臧彦超在身份转变间,对基础教育的重要性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在教学中,他将自己的专业特长融入其中,用自己所学所长,为学生们拓宽视野,让他们对数学这个学科有维度更广的认知。
从大学老师到中学老师
将专业特长融入课堂教学
在来到惠阳一中之前,臧彦超曾是河南科技大学的一名大学老师。在那里,有宽松舒适的学习环境,有大师同行之间学术的切磋交流。在认真教书,钻研学术的同时,他心中又充满矛盾和惆怅:他和大学时的恋人组建了家庭,却因工作分居两地。早在2011年,臧彦超的妻子在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便先一步来到惠阳一中教书。
一边是远在惠州市惠阳区深爱的儿女和家庭,一边是自己事业的起点。在疑惑与抉择面前,惠阳区美丽和谐的环境,富有人文特色、极具包容性的生活环境,在天平的一端加重了“砝码”。
2021年,臧彦超以高层次人才引进方式来到惠州市惠阳区,成为惠阳区第一中学高中部一名中学数学教师,从此扎根基础教育事业。
“惠阳是一个充满魅力与活力的城市,所以我选择了这里。”臧彦超说。
身份转变,不变的是对专业的钻研,以及如何将所学转化为所教进行的思考。
“我到现在还忍不住,时不时要拿出专业书来翻一翻。”臧彦超说。谈及数学,他的话多了起来,言谈间展现他对专业的热爱。“可能很多人眼中数学是枯燥的,但其实里面包含了很多思维训练,把里面的逻辑推理弄懂后,会发现它影响着你认识这个世界的方式。”
臧彦超认为拓宽知识面,将数学作为一门专业而不止是一门课程来学习,对学生们学好数学很有帮助。
在适应高中教师身份之后,臧彦超尝试拓宽学生们的视野,用自己博士阶段的所学给学生带去不一样的课堂和不一样的思考方式,将自己的专业特长融入到课堂教学当中,在中学期间就给学生们带来学科启发。
经过几年教学,臧老师在教学上已形成自己的特色教学风格。当学生在课堂上遇到疑问,提出“为什么”时,臧老师为学生娓娓道来讲解知识产生的根源。
“常常给孩子们介绍一些学科前沿,让他们对为什么要学数学有更深的认识,了解我们所学在将来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臧彦超说,现在热门的大数据、AI人工智能,都与数学息息相关。“通过我的教学,希望学生能够发现数学的美,真正培养起学科兴趣。”
师生关系更紧密
亦师亦友帮助学生成长
从高校来到中学,臧彦超坦言,师生相处模式,还是有很大的不同。高中阶段,老师、学生之间的相处时间更长,也更需要更为细致的关心关怀。
他说,大学的培养模式更加偏向于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能力,老师们除了教学外,还要忙于科研。
“中学阶段,你有更多时间跟学生们待在一起,更需要老师对学生们的学习、生活、心理等各个方面进行指引。”
在课上,臧彦超是指引学生们遨游学海的臧老师;在课下,臧彦超和学生以朋友的方式相处。
进入高三,学生们学习压力大,为排解压力,学生们经常会来臧彦超的办公室谈心。晚间放学后,臧彦超也常常到男生宿舍,在查寝的同时也帮学生们排忧解难。
与学生们的互动为臧彦超带来成就感和职业自豪感。“这是我在教师职业岗位上感到最为欣慰的事情,与生为友是教师的幸福。”
臧彦超回忆,在班主任节,他所带班级里的每一位学生,都给他写了一封信,其中一位同学还画了一幅画像送给他,这让他感动不已。
高中教学三年,学生们的成长给予了臧彦超更大的教学动力。
在教学研究上,他潜心教育教学研究,充分发挥自己专业特长,从数学专业的角度研究中学数学问题,促进数学发展。在班级管理中,他结合自身班级学生特点,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特长,不断激励班级每一位学生奋发向上,团结一心。
在这期间,他所带的班级多次获得学校“优秀班级”“卓越班级”“王者班级”“一等奖”等集体荣誉。同时,他自己也多次获得校级“优秀班主任”,“金牌导师”等荣誉。
采写:南方+记者 蓝单 南方+见习记者 张国威
摄像:南方+记者 王昌辉
摄影:南方+记者 蓝单 南方+见习记者 张国威
通讯员:陈传德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