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相关疾病是指发生在职业人群中多因素相关的疾病,与工作有联系,但在普通人群中也有一定的发病率。
一个提问:
工作相关疾病与职业病有何区别呢?
工作相关疾病与职业病有3点区别
职业因素是该病发生和发展的诸多因素之一,但不是唯一的直接因素。
职业因素影响了健康,从而促使潜在的疾病显露或加重已有疾病的病情。
通过控制和改善劳动条件,可使所患工作性有关疾病得到控制或缓解。
不太明白?请往下看
简单来说,就是:
工作相关疾病包含了法定职业病
什么是足底筋膜炎?
足底筋膜炎(也被称为跖腱膜炎)是足部一种常见的与工作相关的疾病,为足底筋膜和周围的软组织因创伤或劳损而出现的无菌性炎症。
数据统计结果显示,作为导致足跟和足底疼痛最常见的原因,足底筋膜炎终身发病率约10%。足底筋膜炎在所有年龄段均可受影响,发病率在40~60岁之间较高,女性多于男性。成年人的足底筋膜炎各年龄段发病率为30~40岁(22%)、41~50岁(36%)、51~60岁(32%)、61~70岁(2%)、大于70岁(8%)。
足底筋膜炎有3种临床表现
01
足跟疼痛,特別是早上起床脚掌着地时疼痛更明显。
02
站立或行走一段时间后疼痛增加。
03
足部可能有红肿或灼热的感觉。
3个原因导致足底筋膜炎
01
扁平足、高弓足等人群易发。
02
长期穿着不合适的鞋子(如鞋身太紧、鞋底过硬或鞋跟过高等)。
03
需要长时间站立和走路、搬运重物的职业人群(如教师、售货员、建筑工人等)。
足底筋膜炎一般预后较好
多数患者经保守治疗后可缓解或治愈
少数患者经手术治疗可治愈
足底筋膜炎治疗4件套
1.休息
适当的休息可减少足部负荷和足底受压。
2.冷敷
用毛巾包裹冰袋放在疼痛位置,冷敷5~10分钟可有效舒缓疼痛、减少肿胀。
3.药物治疗
口服、外用和局部注射消炎止痛药如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可帮助减轻疼痛、控制炎症。
4.物理治疗
物理及辅助治疗可减轻发炎症状、强化肌腱。最有效的足底筋膜炎治疗方法包括:鞋跟缓冲、足弓支撑,配合跟腱拉伸练习;在患者睡眠时拉伸跟腱;放置足底筋膜夜间夹板。预制或定制的足部矫形器可减轻患者行走时的筋膜张力和症状。
如不及时治疗,疼痛症状出现时可影响正常走路姿势,长此以往可造成膝关节、髋关节甚至脊柱的生物力学改变以及组织结构的退行性改变!
足底筋膜炎预防四要素
1.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行走
01
劳动单位应遵循为站姿操作的劳动者安排稍坐的良好原则,可在工作台附近放置椅子和凳子。
02
结合工作任务,为劳动者提供来回行走、或从坐姿变换为立姿、或从立姿变换为坐姿的机会。
03
劳动单位应安排劳动者在持续站立工作2至3小时后分別有10至15分钟坐下休息或进行适当的伸展运动以放松脚部。
2.减轻足部受压
01
减少搬抬作业或使用工具辅助进行搬抬作业。
02
超重、肥胖者应减轻体重。
03
可在工作场所使用具有缓震功能的地垫。
3.选择合适的鞋
01
应选择舒适轻便、鞋底较软、吸震能力较佳的鞋,减少行路时所致震荡。
02
避免穿着高跟鞋(如高于5 cm)。
4.健康生活
01
充足的休息与睡眠。
02
规律适当的运动。
03
均衡饮食,保持理想体重。
足底筋膜炎是一种工作相关疾病,虽然工作环境中的因素只是其众多成因之一,但我们不应在职业健康方面掉以轻心。若能排除工作中的危害因素或减少风险,并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将降低患上该疾患的机率。
统筹:杨敏
内容:物理因素监测所 何雄大、严茂胜
审核:肖斌
美编:田祎明、虞心阳
图片:来自网络
- 物理因素监测所 -
物理因素监测所主要负责工作场所物理性职业有害因素和人机工效学检测评价、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质量控制、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诊断调查等工作。拥有噪声、振动、高温、电磁场和光学等测量仪以及耳塞手套防护效果测量系统等先进检测设备,获得国家级CMA及CNAS认证认可的物理有害因素项目数和检测能力在全国均处于领先水平。现有专业技术人员8人,其中博士2人,高级职称4人,硕士生导师3人,主持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课题,主持起草《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 第3部分:1Hz-100kHz电场和磁场》(GB/Z 189.3—2018)等标准,主编《工作场所噪声的检测与评价》等专著,在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听力保护计划建立、噪声危害治理、耳塞手套防护效果检测等具有丰富经验。联系电话:020-34063102。
相关资质与系统
科室仪器设备简介
防振手套测试系统
CNAS能力检测范围
- 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 -
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是集职业病防、诊、治、研、管、教和核化事件应急处置为一体的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公共卫生机构和三级甲等职业病专科医院。
主要参与起草《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国家法律法规,牵头和参与制(修)订标准规范110余项。建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职业病科)等多个国家级、省级技术平台,拥有涵盖国家卫生健康委、农业农村部等部委多个资质。
60多年来,在广东省新发现27种职业病,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奖项70余项、“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全国普法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30余项,为守护劳动者健康、建设健康广东作出贡献。
单位环境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