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山禅韵绕云霞,天露茶香醉万家。古巷田园皆入画,新兴文旅绽风华。
在粤西大地上,新兴县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正以其独特的文化底蕴与自然风光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目光。据新兴县旅游事务中心消息,截至去年10月,全县有旅游景区、景点80多处,其中,3家国家4A级景区、5家3A级景区、2个省级旅游度假区、名胜风景区30多处、人文历史古迹20多处。
象窝山生态园。资料图片
象窝山生态园。资料图片
这里不仅是禅意深厚的六祖故里,更是一片充满生机活力的旅游热土。近年来,新兴县以“文旅融合”为发展主线,依托深厚的禅文化、丰富的生态资源和独具特色的乡村风貌,正逐步打造成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国知名的文化旅游目的地,全县旅游业目益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和具有显著地域特征的民生产业、幸福产业,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旅游发展之路。
扬长补短
做强四大特色旅游品牌
为有效释放旅游事业综合带动效应,赋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下称“百千万工程”),新兴县坚决扛起建设旅游强县使命责任,下功夫做好旅游业这篇大文章。
从整体上看,新兴县近年来文旅事业捷报频传:2023年,新兴全县共接待游客411.46万人次,同比增长31.19%,旅游总收入31.56亿元,同比增长35.57%;2024年,新兴全县共接待游客482.67万人次,旅游总收入52.35亿元。值得一提的是,连续6年来,新兴都是广东唯一入选“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榜单的城市。
2025开年迎喜讯,春节期间(1月28日至2月4日),新兴县接待游客100.12万人次,同比增长8.13%,实现旅游收入10.72亿元,同比增长12.13%。今年春节假期,新兴县文旅、宣传等部门启动“巳巳如意·请到新兴过大年”春节文旅活动,共举办文旅体活动100多场;全县旅游景区、度假区全面开放,举办新春活动,积极营造节日氛围,县内星级旅游饭店和宾馆入住率均有提高。
细数成绩单,新兴县通过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禅文化游”“温泉养生游”“生态休闲游”“美丽乡村游”四大特色旅游品牌日臻显著:成功创建3家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六祖故里旅游度假区、广东天露山旅游度假区、翔顺金水台温泉小镇景区)、5家国家3A级旅游景区(悦天下生态度假区、青山绿水温泉度假区、天堂小镇、禅域小镇、象窝山生态园)、2家省级旅游度假区(悦天下生态度假区、象窝生态园)、3家四星级旅游饭店(翔顺筠州酒店、翔顺象窝酒店、翔顺龙山酒店)、5条国家级和省级旅游精品线路(“醉美天露,多彩里洞”、禅意之旅、天露生态之旅、禅茶之旅、水台冬季美食之旅)、2个省旅游风情小镇(六祖镇、天堂镇)、2个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龙山塘村、朱所村)、2个省示范民宿(云座农场、盧溪竹苑)和一批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点。
六祖故里旅游度假区。资料图片
六祖故里旅游度假区。资料图片
服务保障和产品供给在旅游事业发展中至关重要。近年来,新兴强化“一盘棋”观念,结合“百千万工程”实施、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等重点工作,深入做好旅游与乡村、工业、商务、康养等领域的结合文章,做足了功夫,收获了多项省级认定。
2024年4月开始,广东省总工会拟认定139家单位为广东省职工疗休养基地,其中,新兴县的悦天下生态度假区、天露山旅游度假区入选新推报省职工疗休养基地候选名单,翔顺象窝山生态园、翔顺金水台温泉特色小镇、翔顺龙山酒店入选原技术工人疗休养基地复核为职工疗休养基地候选名单。目前,上述名单已过公示期。
2024年9月,新兴县入选省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县。10月,新兴县4家乡村酒店和4家民宿参加全省的金品酒店和金宿等级评定,其中,翔顺象窝山酒店、翔顺金水台温泉酒店、无忧谷酒店、翔顺龙山酒店、粤览·木易山居度假民宿,5家企业获等级达标公示。12月,六祖镇夏卢村、水台镇六乡社区入选第四批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名单,六祖镇入选文旅特色镇(创先级)名单。
引建项目
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
近年来,新兴县通过强化规划引领,统筹政府与市场、保护与开发等多重关系,不断完善基础设施、优化用地政策、引进培育人才,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旅游项目建设步伐,推动旅游产业提质升级。
抓好项目引建,引领旅游提升品位、丰富内涵。近年,翔顺控股集团并购金水台温泉旅游度假区,计划总投资50亿元,升级改造原景区打造翔顺金水台温泉特色小镇,现一期项目竣工使用。悦天下生态度假区项目计划总投资25亿元,二期项目森林秘境酒店和森林谷温泉中心已竣工使用。六祖故里旅游度假区完成总投资6000多万元的龙山健身步道项目建设,已竣工使用。计划投资11亿元,以打造“新兴地标式城市商业综合体”为目标的新兴县翔顺缤纷汇项目目前主体楼已顺利封顶,并引入温德姆酒店项目进驻装修。此外,还引进龙泉阁康旅度假村、中和红梅民宿、同顺酒店、侨发山庄酒店等项目,不断壮大乡村民宿发展规模。目前,全县在省登记乡村民宿15家以上。
新兴禅域小镇。资料图片
新兴禅域小镇。资料图片
加大财政资金投入,提供坚实保障。新兴县积极引导金融机构为旅游产业提供金融支持,带动社会有效投资,不断完善旅游产业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适当增加用地规模和指标,给予土地政策支持;盘活存量闲置用地和闲置项目资源;抢抓“百千万工程”政策机遇,统筹解决乡村旅游发展用地需求。落实好人才“引育留用”各项政策措施,加强旅游人才引进工作,培育复合型、实用型人才。大力组织旅游企业参加广州旅博会等活动,开展旅游产品专题推介、旅游形象宣传及产品线路推介,提高旅游知名度。
强化规划引领。新兴县把旅游发展摆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研究谋划推进。2019年,在云浮全市率先开展全城旅游发展规划,增强文化自信,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结合本地自然条件、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因地制宜推动旅游业特色化发展,紧扣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旅游休闲目的地”目标,发挥禅文化、生态资源和农文旅产业优势,坚持规划先行,打造形成全域协同、城乡一体的旅游空间布局。
据新兴县旅游事务中心主要负责人梁绍辉介绍,当前,新兴力争“全景发展,全域旅游”,朝着创建世界禅意康养旅游胜地的目标前进,计划整合新兴西南5镇(太平镇、里洞镇、大江镇、河头镇、天堂镇)旅游资源,打造梅花谷项目。此外,新兴县正整合悦天下生态度假区与翔顺金水台温泉特色小镇资源,着力规划打造云水台生态旅游度假区,深入推进六祖故里旅游度假区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工作,计划投资8000多万元的六祖故里旅游度假区新游客服务中心,将于2025年底投入使用。
一个个重点项目的落地与推进,不仅丰富了旅游产品供给,也为全县文旅产业注入强劲动力。如今,新兴县正以全域旅游为蓝图,朝着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目标稳步迈进,一幅文旅融合的崭新画卷在禅意山水间徐徐展开。
多元融合
做好“旅游+”四篇文章
回顾2024年新兴精彩瞬间,有锣鼓震天、彩旗飘扬的龙舟赛,有人潮奔涌、热情四溢的半程马拉松赛事,成为近年来新兴县深化四篇“旅游+”融合发展文章的生动缩影。当前,新兴县正以多元融合为路径,构建全域旅游新格局,推动旅游业行稳致远、高质量发展。
2024年5月,新兴举办“温氏股份2024新兴龙舟公开赛”,吸引约10万群众观摩,在线直播观看量达1504万人次;同年11月,新兴成功举办“温氏股份·2024云浮新兴半程马拉松”,1.5多万名国内外选手从县惠能广场出发,畅行于碧水微澜的新兴江畔。近年来,新兴成功举办了“520”万人公益徒步、狮子武术邀请赛及龙狮巡游、象窝山生态园重阳登高徒步活动、新兴县“万洋杯”篮球赛、“温氏杯”广场舞公开赛等一系列群体赛事。在“旅游+体育”这篇文章上,新兴为游客提供了丰富多元的旅行选择,为旅游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天露山上梅花盛开。资料图片
天露山上梅花盛开。资料图片
做好“旅游+文化”文章。近年来,新兴通过挖掘、展示和传播地方文化,提升当地旅游的吸引力,促进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结合全国第四次文物普查工作,开展国家级非遗项目《六祖传说》整理汇编和摄制;参加2024中国文化旅游产业博览会、2024第十三届重庆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广东国际旅游产业博览会等旅游促销活动;组织县内文旅企业到全国各地开展文旅产品专题推介、旅游形象宣传及精品线路推广;与文旅企业合作,策划“你好 新兴”新兴暑期旅游目的地推广活动,开展了百场景区景点直播,直播曝光量达800万多次。
做好“旅游+农业”文章。新兴县以“百千万工程”和乡村振兴为抓手,推动禾泰农场建立以观光采摘、农耕文化体验、研学旅游、休闲旅游于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链,打造美丽乡村禅意之旅,充分利用了当地的自然资源和文化特色,丰富了旅游产品供给,提升了农业的经济效益,实现“以农促旅、以旅兴农”良性循环。新兴还注重“以活动兴旅”,2024年12月,新兴县举办梅花旅游季暨农文旅产业发展大会,吸引大量游客,提升当地知名度和美誉度。此外,近年来,新兴县通过举办新兴香荔产业发展大会、凉果产业发展大会、濑粉产业发展大会、竹笋产业发展大会、乡村旅游嘉年华等活动,在有效提升新兴香荔、新兴话梅、新兴排米粉、象窝茶等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知名度的同时,进一步推进“农文旅商”融合发展,实现以农促旅、以旅兴农,促进农文旅消费。
做好“旅游+工业”文章。2024年10月,新兴县举行第二届金属制造产业暨不锈钢餐厨具博览会。从这届博览会开始,会场均设在新建落成的新兴县科创中心,意在长期集中展示金属智造相关产品,打造“永不落幕的博览会”。新兴是全国最大的县级高端不锈钢制品生产和出口基地、中国不锈钢餐厨具之乡、国家餐厨用品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上下游企业达130多家,年产值近100亿元。深谙科技创新的重要性,近年来,新兴县通过打造“欧德罗厨具工业之旅”工业旅游精品线路,将工业旅游项目与研学、农文旅体验等融合发展,在丰富农文旅项目的同时,提升工业产品的品牌影响力。
数读
●2023年,新兴全县共接待游客411.46万人次,同比增长31.19%,旅游总收入31.56亿元,同比增长35.57%
●2024年,新兴全县共接待游客482.67万人次,旅游总收入52.35亿元
●成功创建3家国家4A级旅游景区、5家国家3A级旅游景区、2家省级旅游度假区、3家四星级旅游饭店、5条国家级和省级旅游精品线路、2个省旅游风情小镇、2个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2个省示范民宿、一批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点
●截至2024年10月,全县有旅游景区、景点80多处
一线故事
加快构建大旅游工作格局
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新兴县多措并举,通过优化旅游产业规划、提升组织化程度、深化产业融合、强化要素保障等,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新兴县旅游事务中心主要负责人梁绍辉表示,下一阶段,新兴县将加快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文旅部门主抓、有关部门积极配合、社会各界广泛参与、人民群众共建共享的大旅游工作格局。
一是优化旅游产业规划引领。聚焦粤港澳大湾区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聚焦“东融湾区、西融RCEP”,聚焦高质量发展,构建旅游产业发展新格局,打造世界级禅意康养旅游胜地;进一步优化和修编全县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发挥引领性的指导作用。加快云水台旅游度假区和六祖故里旅游度假区的规划调整优化,推动景区的扩容提质。
二是提升旅游产业组织化程度。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行业组织,充分发挥县旅游协会的作用,增强行业协会的组织活力,推动全县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引导全县旅游企业联合发展、旅游产品组合发展,促进全县旅游企业参与区域性旅游品牌打造。
三是深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不断推动“旅游+”融合发展走深走实,以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为抓手,坚持“全景发展、全域旅游”,推动乡村旅游发展,促进美丽圩镇、美丽乡村的发展,助力“百千万工程”。建好旅游“硬设施”,优化“软服务”;坚持“建项目、补短板、扬特色、创品牌、谱新篇”工作思路,全力塑造旅游产业强大的市场影响力、产品供给力、品牌号召力、产业竞争力、服务保障力,着力把新兴打造成世界级禅意康养旅游胜地。
四是强化旅游发展要素保障。加大对旅游产业发展资金扶持,特别出台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旅游产业的支持力度,强化银企合作,满足农文旅企业的资金需求。用好土地政策,整合资源,在保障耕地和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上,发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政策红利,进一步探索土地供给新模式,为旅游产业发展提供用地保障。开展人才培训工作,通过县相关部门和县人才驿站、县旅游协会开展农文旅行业培训,引导农文旅企业开展联建互学。持续做好区域旅游宣传推广工作,对接大湾区城市联合开展宣传推广活动,提升区域旅游品牌影响力和美誉度。
撰文:张梓楠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