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沙打造穗港协作医疗联合体|2024南沙十大改革创新典型案例

作者 吴冠霖 2025-01-16 13:38

创新单位:南沙区卫生健康局

南沙充分发挥独特的地理优势、资源优势和政策优势,通过引进港式医疗服务,织密“全科”诊疗网络,搭建起“基层医疗机构/私营门诊-全科门诊-大型公立医院”三级诊疗网络,打通就医、用药、结算、转诊全流程,构建穗港医疗联合体。

一是挂号有“港”医。成功引入港式特色医疗服务模式,完成1家港式“全科门诊”、1家“港澳居民健康服务中心”、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金牌全科诊室”等建设,10余名港籍医师在南沙执业,为大湾区居民提供7000余人次的医疗服务。

二是看病用“港”药。“港澳药械通”目录不断扩容,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南沙医院等医院引进8种进口药品和2种进口器械,累计使用40余人次。

三是结算报“港”保险。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南沙医院于获授牌成为“《国际医院评审认证标准(中国)》认证医院”,金牌全科门诊部、港澳居民健康服务中心等已对接10余家商保公司,为400余人次境外人士提供了国际保险直接结算服务;“长者医疗券”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南沙)医院落地应用,香港长者可在内科等14个诊室使用,已为36人次香港长者实现异地结算。

四是返“港”有通道。推动成立“广州市南沙区环球跨境医疗救援转运中心”,在南沙构建全天候、全地域、全方位、全链条的全球化跨境转诊转运体系,为南沙及大湾区群众提供“陆、海、空”一体化的非急重病人跨境转运服务。

整理:南方+记者 吴冠霖

编辑 钟冠婷
校对 钟惠玲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