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创新浪潮奔涌向前的当下,惠阳区于近日交出了一份亮眼成绩单——在2025年惠州市重点实验室认定中,该区有3家实验室成功入选。此次入选的实验室涵盖锂电负极材料、医学影像人工智能与冠心病早期筛查、AI服务器和车载印制板等前沿领域,它们不仅聚焦关键技术攻关,在构建科技创新核心平台、培育创新生态、推动成果转化等方面成果斐然,更将为惠阳区乃至惠州市的产业升级、创新发展注入澎湃动力,助力区域在科技创新赛道上加速奔跑。
机制创新
申报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不低于1亿元
惠州市重点实验室作为全市科技创新体系的关键支撑,承担着组织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汇聚和培育优秀科技人才、推动科研成果产出的重要使命,同时也是创建广东省重点实验室的重要基础平台。这些实验室依托申报单位设立,实行申报单位管理,聚焦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或共性技术研究,研究方向紧密贴合惠州市社会经济、产业与科技发展战略,构建了较为完善的科研组织体系、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为确保实验室高质量建设,惠州市对申报单位在人员、场地、科研成果等方面设定了明确标准。例如,企业申报需满足上年度主营业务收入不低于1亿元、研发经费投入占当年度主营业务收入比例不低于3%(年度研发经费投入超1000万元不受比例限制)且不低于500万元;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单位则需近3年研发经费总额不低于1000万元。
多维发力
引导企业开展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
在推动科技创新、培育重点实验室的过程中,惠阳区展现出独特举措与显著优势。
惠阳区科技和投资促进局(以下简称“惠阳区科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通过强化服务意识、精准服务企业、创新合作模式等措施,为科技创新营造了良好环境。
在服务企业创新主体方面,惠阳区根据省级、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认定特点,梳理出重点培育企业名单,通过现场走访、专题培训等方式积极引导企业开展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目前,全区新增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家、省级5家,省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总数达148家,新型研发机构2家。
在推动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方面,惠阳区以科技创新驱动考核、研发费用月报进度通报等为抓手,全方位服务企业。2024年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全区全社会研发费用投入21.78亿元,占GDP比重为2.71%,稳居全市第三;R&D人员全时当量14033人年,稳居全市第二;规上工业企业中,填报有研发机构的企业数达610家,总量暂列全市第一。
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方面,惠阳区以市场为导向,创新合作模式。例如,中国石油大学徐春明院士团队(中海储能)与区投资公司通过股权投资、项目投资等方式形成合作模式,推动铁铬液流电池科技成果落地转化,多个重大项目即将落地实施。
政策护航
市级重点实验室给予20万元奖补
惠阳区科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为进一步激发创新活力,惠阳区计划推动创新平台奖补政策列入正在修订的《惠州市惠阳区关于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根据政策草案,对认定的省级重点实验室将给予30万元奖补,市级重点实验室给予20万元奖补,以从高不重复原则进行激励。
“从区域发展角度看,此次入选的3家重点实验室将对惠阳区的产业升级、创新生态构建产生积极影响。”惠阳区科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医疗科技领域,实验室将助力惠州打造区域性医疗科技高地,带动健康产业升级,优化医疗资源配置,促进产学研协同发展。在锂电负极材料研发领域,实验室将推动行业标准建设,加强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提升创新能力,缩短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在AI服务器和车载印制板领域,实验室将推动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和人才培养,为惠州市的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提供有力支持。
此次3家实验室的入选,不仅是对惠阳区科技创新能力的肯定,更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未来,惠阳区将继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优化创新生态,推动更多创新成果落地转化,为惠州市乃至广东省的科技创新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惠阳区3家实验室
惠州市锂电负极材料基础与应用重点实验室
依托单位:惠州市贝特瑞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该实验室主要围绕锂电负极材料的各项性能提升开展专项课题攻关。针对天然石墨、人造石墨、硅基等负极材料的原料选型、改性、包覆、造粒以及生产制备工艺进行深入研究,推进技术成果产业化,为产业化提供技术支持,提升锂电负极材料关键技术储备水平,带动生产线的转型升级,形成一批可辐射锂电负极材料研制企业的先进工艺技术。
实验室针对研究模式进行优化,搭建更稳定的研究平台,研究具有前瞻性的行业关键共性技术,形成一批自主知识产权,推动行业标准建设,加强引进技术和装备的消化、吸收与再创新,聚焦新技术的应用和成果转化,增强行业竞争力;培养、引进一批高层次科技人才,建成一支高素质人才队伍,为企业培养和输送高水平技术人才提供保障;开展国内外科学与技术交流,推动仪器设备、技术、成果等要素资源的开放共享,提升锂电负极材料研发和测试验证创新能力,缩短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
惠州市医学影像人工智能与冠心病早期筛查重点实验室
依托单位:惠州市第六人民医院
该实验室拥有全职科研人员20人。我国AI医学影像领域面临自主创新不足、高质量数据匮乏以及行业标准缺失等瓶颈。该院依托现有工程中心筹建医学影像人工智能与冠心病早期筛查重点实验室。实验室聚焦无创磁共振冠脉成像与深度学习技术融合,突破传统影像局限,推动AI技术在冠心病早筛中的精准应用。其重要性体现在以AI赋能影像,促进医疗科技创新,填补冠心病早筛空白,助力惠州打造区域性医疗科技高地,通过技术辐射带动健康产业升级,优化医疗资源配置,促进产学研协同发展。
惠州市AI服务器和车载印制板重点实验室
依托单位:胜宏科技(惠州)股份有限公司
该实验室拥有全职科研人员36人。AI服务器和车载印制板是AI计算和智能汽车的核心组件,市场需求持续快速增长。实验室聚焦AI服务器用高端智能服务器算力电路板与新能源汽车图像传感器线路板的高性能、低损耗研发,提升产品的耐热性、高可靠性等特性,实现自动化、高精度的制造。
来源:南方都市报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