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至年中,又到了各大城市逐步亮相“半年报”的时候。
刚刚过去的半年,关税战搅动全球经贸市场,外部形势复杂多变;佛山正处在爬坡过坎、动能转换的过渡期,结构性、周期性因素叠加碰头。尽管主要经济指标尚未公布,但新的增长点、增长极正在成长,积极因素、向好势头也在增多。
当前,传统产业转型提速,新兴产业加速集聚,未来产业崭露头角,“三箭齐发”成效初显。“以投带引”招商策略升级,“链式招商”撬动上半年签约投资近2000亿元。“悦购佛山”、以旧换新等政策激活消费市场,文旅消费再“上大分”。面对“关税壁垒”,外贸企业主动突围,乘风破浪开拓新兴市场。资本市场持续活跃,超40家A股企业股价出现上涨,多起并购重组助力产业升级……
这些变化,既是应对挑战的主动作为,更是面向未来的战略布局。南方+以五大热词透视经济动态的晴雨,以期拨开云雾读懂制造业大市的经济韧性。
热词1:三箭齐发
动能转换突围术
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上,“三箭齐发”是佛山的最新方略,也是上半年产业经济的突围路径。
新年伊始,佛山吹响“再造一个新佛山”冲锋号。1月6日召开的佛山市委十三届九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上,佛山市委书记唐屹峰提出,要坚持“两条腿走路”,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未来产业培育布局“三箭齐发”。
传统产业是佛山制造业的底色。佛山现有的10个千亿产业集群中,有7个属于传统产业。佛山仅有的两大万亿产业,装备制造业与泛家居产业,同样属于传统产业赛道。
佛山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以数字化为主攻方向,推进产业迭代。 受访者供图
佛山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以数字化为主攻方向,推进产业迭代。 受访者供图
作为支柱产业,佛山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以数字化为主攻方向,推进产业迭代。
今年初,海天味业获评酱油酿造行业全球首家且唯一的“灯塔工厂”。6月其港股募资超百亿港元,其中30%再投数字化。
龙头企业发挥“头雁效应”,更多中小企业也融入数字化转型浪潮。一个覆盖“草灌乔”的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样本正在形成。今年上半年,佛山入选全国第三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佛山传统产业数字化成效改革可见一斑。
在新兴产业领域,一些初具规模的新产业正大步迈向支柱型产业。
最快产能、最大企业、最大生产基地、最牛小镇……全国工业机器人四“最”都在佛山。作为工业机器人产业“龙头”,去年佛山工业机器人产量达3.58万套,占全国总产量的6.4%,相关产业营收约600亿元。
今年上半年,工业机器人产业迎来了爆发机遇。前5月,佛山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增长24.2%。在2025年广东省“机器人+”典型应用场景案例名单中,佛山9家企业入围,占全省比例近五分之一。
依托工业机器人的产业链基础,佛山也在积极布局智能机器人。今年4月,佛山印发加快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行动方案,提出到2027年,智能机器人整机产值突破200亿元,相关产业营收突破2000亿元。目前已构建“核心零部件—机器人本体—系统集成”的机器人全链条产业生态,成功入选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在新兴产业方兴未艾之时,未来产业布局也初现端倪。佛山瞄准人口、消费的变化,掘金蓝海产业。
今年6月,佛山先后围绕“宠物经济”和“银发经济”发布了政策文件。宠物经济和银发经济都是真正的蓝海产业。以银发经济为例,根据《银发经济蓝皮书:中国银发经济发展报告(2024)》,截至2024年,我国银发经济规模在7万亿元左右;到2035年,银发经济规模有望达到30万亿元。
回望上半年,佛山以“三箭齐发”为战略支点,在传统产业转型、新兴产业壮大和未来产业布局三个维度协同发力,不仅稳住了制造业基本盘,更培育出新动能。
最明显的是,规上工业增加值回正。去年,佛山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9%,是近年来少有的历史低值。今年前5月,佛山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其中规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4%,规模以上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增长5.1%。
指标起落并存,显示经济仍在承压,需要时间来复元气、增动力。
要在工业总产值超3万亿的超级体量基础上,实现产业进阶、动能转换,犹如大象起舞。回升的迹象也表明,佛山工业生产在持续承压中逐步恢复。
热词2:以投带引
招商引资新打法
招商引资是地方经济的基础性工作,也是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的有力抓手。
今年上半年,佛山签约投资总额达1991.18亿元,同比增长5.24%。成绩背后,是佛山加强新项目攻坚和存量企业增资扩产挖潜力度,也印证了招商引资策略成效。
“原来招商‘只摘桃不种树’那一套已经行不通了,靠补贴、优惠、让利等举措吸引企业的打法也已难以持续。”去年年底,在全市招商引资工作部署大会上,唐屹峰直言招商引资形势的“三个变化”:竞争格局之变、发展任务之变、政策环境之变,并对招商引资工作提出明确要求:更新观念、调整策略、优化模式。
今年上半年,佛山市内增资扩产项目达307个,同比增长6.6%;签约投资总额1295.84亿元,同比大幅增长36.86%。 受访者供图
今年上半年,佛山市内增资扩产项目达307个,同比增长6.6%;签约投资总额1295.84亿元,同比大幅增长36.86%。 受访者供图
提升招商引资质效,实施招商引资“一把手”工程、构建“1+N”佛山新动能产业基金体系、注重招大商和引小商并举、鼓励支持现有企业增资扩产……今年上半年,佛山招商不只是某个项目的单点突破,更是以培育产业链的思维,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再造一个新佛山”增添新动能。
新年伊始,佛山便迅速掀起新一轮招商攻势。正月初九,唐屹峰率队奔赴温州,市长白涛带队前往沈阳……13位市领导化身“招商专员”,五区主官同步出征。这支招商军团,22天拜访735家企业,推动签约达487亿元。
市领导挂帅的专班机制,极大地强化了资源统筹能力。在“头雁”领航下,上半年佛山10亿元以上重大产业项目签约额逆势增长11.78%。
“以投带引”是今年佛山招商引资的新打法之一。以投促引加力资本招商,充分发挥国资国企引领作用,健全基金体系,创新“以投代引”机制,引导资金投早、投小、投硬科技。
年初,山东鲁文医药大健康项目宣布拟在佛山投资20亿元,采用“国资引领—项目落地—股权退出—循环发展”招商模式落户佛山,成为佛山首个国企间合作的项目。
存量与增量并重、内培与外引并举也是今年上半年佛山招商工作亮点之一。
今年上半年,佛山市内增资扩产项目达307个,同比增长6.6%;签约投资总额1295.84亿元,同比大幅增长36.86%,撑起全市招商引资的“半壁江山”。
上半年,佛山组建本土企业服务专班、开通增资扩产热线,并召开全市增资扩产企业对接大会,促成20个项目现场签约236亿元。一批本土企业坚定选择增资扩产,正是对佛山未来的信心在不断增强。
在新兴产业领域,佛山签约引进新型电力系统装备、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机器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156个,签约投资总额988.48亿元,占第二产业项目签约投资总额62.67%。
最突出的是新型电力系统装备产业,签约项目21个,投资额161.06亿元。投资50亿元的正泰集团华南智能集成配电产业基地及华南总部项目,背后既有佛山商协会“以商引商”牵线搭桥,也是佛山以“链式招商”锻造千亿级产业集群的关键锚点。
这也契合了佛山“三箭齐发”的产业发展战略。一方面,通过招引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为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注入强劲动力;另一方面,支持本土企业增资扩产。这种“内外兼修”的招商策略,形成了新旧动能转换的良性循环。
值得关注的是,环两江先行区已成为佛山招商项目落地的主阵地之一。今年以来,佛山全市招商系统紧扣环两江先行区功能定位纵深推进招商引资,引导产业项目资源持续导入。1—6月,累计推动164个项目落户环两江先行区,签约投资总额924.96亿元。其中,10亿元以上重大产业项目达18个,签约投资总额465.8亿元。
城市的发展竞争就是一场比拼招商引资能力的竞争。从本土企业增资扩产的坚定信心,到新兴产业项目的加速集聚,努力了半年的招商引资,正在为“再造一个新佛山”搭起“四梁八柱”。
热词3:悦购佛山
提振消费新密码
逛电器卖场,将旧空调换成科技感十足的新品;观汽车展览会,用旧车换购一台心仪的新能源汽车;启动家电厨改,推动老旧厨房家电更新升级……在佛山,越来越多消费者通过以旧换新,“换”出美好新生活,消费市场活力不断释放。
经济复苏关键阶段,扩内需被提高到新的战略高度。今年上半年,从中央到地方,一揽子促消费政策举措陆续出台,为消费市场发展注入强大动能。
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将“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列为十大任务之首;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提出了8个部分30条举措,全方位扩大商品和服务消费。
国补政策有效激发了消费潜力,直接推动佛山家电等重点品类的销量迅速增长。
数据显示,前5月,佛山通信器材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新能源汽车等购置换新补贴覆盖领域的商品销售火热,实现零售额分别增长128.4%、50.8%和13.5%。此外,限额以上单位智能手机类、智能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等智能数码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142.5%和24.8%。
经济复苏关键阶段,扩内需被提高到新的战略高度,佛山新开业的商场内人山人海。 受访者 供图
经济复苏关键阶段,扩内需被提高到新的战略高度,佛山新开业的商场内人山人海。 受访者 供图
上半年,佛山以“悦购佛山”为主题,借助消费品以旧换新活动助企惠民的东风,形成“国家补贴+银行补贴+品牌补贴”三位一体的优惠矩阵,进一步扩大补贴力度,为全年提振消费工作持续注入动力。
据不完全统计,超30个品牌企业与银联及银行机构在5—6月投入优惠让利资金超过7.5亿元,全年投入优惠让利资金超过26亿元。一系列政策红利,多重大礼包叠加,使消费者和商家实现“双赢”。
为了进一步激活消费市场,佛山也制定印发了《佛山市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围绕五大方面提出20条具体举措。
文旅消费也正成为提升城市活力的全新引擎。今年,佛山提出实施文旅“串珠成链”工程,构建“四山两江”文旅精品区,打造佛山文旅城市IP。
今年一季度,佛山接待国内外游客超过1200.84万人次,同比增长7.9%,国内外游客旅游消费总收入同比增长10.71%;“五一”期间,佛山旅游热力已达到近3年同期峰值……全年接待游客力争突破6500万人次,旅游收入突破700亿元的目标,正在一步步兑现中。
社消零是衡量城市消费市场规模和活跃度的关键指标。今年一季度,佛山社消零总额冲破千亿大关,前5月达1705.44亿元,增长1.5%。
在这些亮点之外,新的挑战必须直面。当前消费市场的回暖仍显“结构性分化”,基础尚不稳固。虽然政策驱动下的家电、汽车、数码等大宗商品和文旅消费表现亮眼,但居民消费信心和预期的根本性修复仍需时日。同时,服务消费潜力尚未充分释放,传统商贸、餐饮等接触型消费复苏相对平缓。
唯有正视挑战,精准施策,方能将消费的“暖意”转化为支撑佛山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持久“热力”。
热词4:关税壁垒
内外贸一体化功守道
上半年,美国政府一系列单边关税政策冲击全球经贸秩序,全球经济不确定性陡增。
面对国际市场波动与“拉扯”,佛山外贸企业从短期应对进入战略调整,通过市场多元化、创新驱动、出口转内销等战略,将外部压力转化为结构性升级的机遇期。
一是通过寻找新的市场缓解关税冲击,投资国别趋于多元化。除了传统的出海目的地北美、西欧、南美之外,东南亚、中东、东欧、非洲的一些新兴地区逐渐成为佛山企业出海新选择。
据不完全统计,4月,至少有5家佛山企业在越南租下厂房,推动汽车配件、灯具等产品出海;5月,十余家顺德企业到访马来西亚,其中过半企业计划在当地进行陶瓷加工、机械设备制造等……
二是在产品上下功夫,苦练内功提升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以天安新材的装配式内装产品为例,其在美国市场的价格仅为当地产品的1/3,综合成本低且效率高,美国客户别无选择。这印证了,唯有技术独一无二,才能无惧关税;只要产品品质过硬,就不怕被替代。核心竞争力的锻造,是抵御外部风浪最坚固的“护城河”。
三是挖掘内需潜力,将出口转内销作为重要战略支点。佛山市天蓝电器有限公司发挥线上线下布局的优势,利用抖音等直播电商平台帮助相关企业“带货”。“只要家电出口企业有转内销的需求,我们都愿意提供平台和渠道。”企业负责人说,今年一季度,天蓝电器销售额同比增长超过30%。
在第137届广交会上,参展佛企创下21.2亿美元意向订单成交额,较上届增长6%,位列全省第二。 受访者 供图
在第137届广交会上,参展佛企创下21.2亿美元意向订单成交额,较上届增长6%,位列全省第二。 受访者 供图
政府精准施策,与企业战略调整同频共振。上半年,佛山打出多张“关键牌”,聚焦外贸企业需求精准服务。
发布“雄狮计划”,下大决心、花大力气引进培育发展本地外贸服务平台;通过政策扶持、平台搭建、渠道拓展等方式帮助企业“出口转内销”;积极联动展会举办大型供采对接和推广推介活动,大力支持外贸企业拓展多元国际市场。
成效逐步显现:覆盖全市五区的14个“外贸优品 悦购佛山”线下专区撬动超1600家企业参与;广交会头部跨国企业走进佛山活动成交金额达7200万美元,创历史新高;在第137届广交会上,参展佛企创下21.2亿美元意向订单成交额,较上届增长6%,位列全省第二;第137届广交会阿根廷——佛山之夜活动中,超120位阿根廷采购商代表和40余家佛企现场对接促成多项合作。
热在经贸活动,但不得不直面出口数据的“冷”。自2023年上半年,作为外贸大市的佛山,出口疲软、数据下行,落后于全省乃至全国万亿城市的平均水平。
从数据分析来看,这种“冷热温差”与外部需求整体疲软、部分传统优势品类增长乏力、企业战略调整与新模式见效尚需时日等因素有关。但也说明新旧动能转换、结构优化升级需要一个过程。
欣慰的是,经历一年多的低迷期,今年佛山进出口跌幅收窄。数据显示,1—5月,佛山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1952.0亿元,增速较1—4月提升0.7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提升19.0个百分点。
佛山外贸出口能否彻底扭转颓势、实现可持续增长?答案在于能否突破传统发展路径依赖,成功跨越转型的阵痛期。
热词5:并购重组
资本推手大棋局
上半年,A股并购重组潮涌。
据Wind资讯数据,截至6月底,国内共有1493家A股上市公司合计筹划1984单并购重组计划,其中构成重大资产重组的有102单,数量同比增长121.74%。
佛山同样如此。
前半年,佛山共有26家企业开展了并购重组,并购重组事件总数为37起,较去年同期实现增长。
跨界并购成为佛山企业战略转型的重要路径。多家佛山上市公司借助并购跨行业的优质资产,实现主营业务的跃迁升级,打开新的增长空间。
比如,佛塑科技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金力股份100%股权,并向控股股东广新集团募资不超过10亿元配套资金;广东星光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出资3060万元与广东中建普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设立“星光普联(广东)大数据有限公司”;南华仪器也在持续推进对广东嘉得力清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权的收购。
并购重组多发现在新兴产业。这一数据同样得到印证。证监会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战新产业上市公司披露资产重组超140单,是去年同期的2倍。
除了并购实实在在的资产,佛山A股上市公司还频频对各类产业投资基金出手。上半年,伊之密、佛山照明、瑞德智能、科顺股份等企业,对美智二期(广东)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部分合伙份额、广东广晟百千万高质量发展产业投资母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1120万元基金份额对应的认缴权、上海创东方厚泽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2%合伙份额、珠海横琴逸东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100%财产份额等标的展开并购,通过提升在相关基金中的股权份额,链接更多跨界创新资源。
资本板块活跃,海天味业赴港敲钟上市。 受访者 供图
资本板块活跃,海天味业赴港敲钟上市。 受访者 供图
活跃的资本运作,成为助推佛山上市公司价值增长的重要力量。
今年上半年,佛山A股主要股指多数录得上涨。上证指数半年涨2.76%,深证成指半年涨0.48%,创业板指半年涨0.53%,北证50指数半年大涨39.45%。从今年1月2日到6月30日,佛山共有41家A股上市企业股价出现上涨,占比达到75.92%,其中4家企业股价涨幅超过50%,区间内54家企业股价平均涨幅为13.69%。
上半年在资本市场,还有一个重要数据——2024年A股市值最高的十强民营企业中,深圳、佛山各占两席,北京、上海、东莞、宁德、连云港、南阳各占一席,而广州、杭州等经济强市未有民企上榜。这意味着,佛山超越北上广比肩深圳。
此次上榜的两席分别是美的集团和海天味业,其分别是国内家电行业和调味品行业的市值第一。
大象起舞,佛山A股上市公司的总市值“分量”超过了很多省会城市、万亿级城市。
据荣正智库发布的数据,截至2024年底,佛山54家A股上市公司总市值约为1.1万亿元。这个“身价”不仅大幅领先于珠海(5785.55亿元)和东莞(4145.08亿元),居全省地级市之首,也让佛山在深圳和广州之后,成为全省第3座A股上市公司总市值超万亿元的城市。
撰文:李周秦 王谦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