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旗引领·扬帆启航|党支部“扎根”小区,邻里共治绘就幸福图景

作者 邱淑平 2025-07-27 12:28

编者按:

凤城街道将党支部建在小区,延伸组织触角、激活治理末梢,让群众在“家门口”乐享幸福图景。本期推出“党旗引领·扬帆启航”栏目的第十五期:党支部“扎根”小区,邻里共治绘就幸福图景。


夏日的晚风轻拂过翠湖社区雅悦花园小区,大树下,几位摇着蒲扇的居民感慨道:“自从小区成立党支部,我们反映的问题很快得到解决,效率比以前提升了许多,现在烦心事少了,我们住着更舒心了!”

近年来,凤城街道强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实践,聚焦“邻聚凤城”品牌打造,推动翠湖社区积极探索“党建 + 邻里共治”新模式,通过将党的组织体系向居民小区延伸,推动居民自治与社区服务深度融合,让群众的幸福感在“家门口”悄然升级。

堡垒“向下沉”,“软机制”酿出“硬实力”

织密一张治理“组织网”。翠湖社区雅悦花园小区自去年9月成立小区党支部以来,积极探索构建小区“党支部+业委会+物业+专职社工+社会组织”的邻里治理架构,由社区党员干部担任小区党支部书记,吸纳党员业主组成党支部核心团队。大到监控翻新、物业升级,小到路灯维修、邻里纠纷,借助党支部牵头的议事机制,业主、业委会、物业等多方力量共同参与小区事务管理,实现治理过程让群众参与、治理成效让群众评判、治理成果让群众共享的良性循环。

打造一片服务“主阵地”。利用小区物业用房、公共活动区域等空间,建设雅悦花园党群活动中心,通过聚资源、强服务,让党群活动中心成为居民的“幸福中心”。在原有“凤城管家”的基础上,围绕“一老一小”打造青春驿站、银龄乐享空间等新的多功能室场。建立定时、定点、定人“三定”服务机制,通过聘请专职社工、挖掘社区能人、链接企业商户,探索“公益+市场”新模式,定期开展恒常社工服务和非洲鼓体验课、创意手工、奥尔夫打击乐等各类主题活动,推动居民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增进交流,邻里关系在欢声笑语中愈发融洽。

锻造一支先锋“排头兵”。小区党支部牵头,通过居民推荐、自愿报名、社区遴选相结合的方式,把小区律师、医生、教师等能人组织起来,成立党员志愿服务队,号召党员在“家门口”主动亮身份,积极参与电动车规范停放、垃圾分类、清理卫生死角等工作,切实为居民办实事、解难题。自志愿服务队建立以来,先后开展小区文化活动、志愿集市、人居环境整治等30余场次活动,服务居民超过5000人次,带动更多居民从“站着看”变为“一起干”。

服务“朝细走”,“粗管理”化作“细治理”

延伸服务“小触角”。在小区绿化美家园现场,党员志愿者带头干,在党群议事厅,群众诉求得到真诚回应,在困难群众家中,一份份“微心愿”礼包温暖人心……小区依托在职党员“五微行动”,设置“微岗位”、征集“微建议”、开展“微协商”、办理“微实事”、助力“微心愿”,采取“单位报到+社区报到+居住地报到”方式,推动30余名驻区单位党员下沉到雅悦花园小区,开展志愿活动10余场,办理“微实事”20多件,将小区与在职党员密切联系,把“党群一张网”延伸到便民服务“第一线”,让基层党组织战斗力持续增强,居民家门口的活动更精彩。

雅悦花园小区党支部组织在职党员认领“微岗位”开展义诊服务。黄钰怡 摄

雅悦花园小区党支部组织在职党员认领“微岗位”开展义诊服务。黄钰怡 摄

架起共建“连心桥”。全面摸排社区党建联建资源,推动学校、医疗机构与小区党支部直联共建,打破行政管理壁垒。由社区党组织牵头与广东南华工商职业学院签订结对共建协议,引导高校学生下沉雅悦花园小区开展非洲鼓教学、心理健康讲座等特色活动8场次,同时链接爱尔眼科、北京同仁堂等社会资源,在小区常态化开展科技助残体验、健康义诊等惠民服务,实现健康关怀到家门,让社区服务既有热度又有温度。

指尖服务“零距离”。小区党支部牵头大力推动“互联网+居民自治”,鼓励居民通过微信群、线上问卷反映问题,积极探索建立“居民点单、支部下单、党员接单、社区评单”“四单制”模式,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楼道灯坏了”“想参加活动”等诉求线上发出后,党支部、物业、志愿者快速回应,马上就办,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服务理念。居民还能在线询问政策、申请协助办理事项,小区党支部围绕群众多元需求动态建立心愿清单,精准派单,解决充电桩安装、管道漏水等重大问题30余个,切实将居民的心愿清单变为“实效清单”,提升居民的“小确幸”和“小美满”。

合力“往心聚”,“旁观者”变身“当家人”

居民共议身边事。小区党支部搭建居民议事协商平台,构建“四方联动”自治议事机制,定期召开“邻里圆桌会”“居民茶话会”,让党支部、业委会、物业与居民共商事务,拉近党组织与居民距离。如,在推进小区垃圾屋加建项目时,通过物业布局、居民决定、业委会执行、党支部监督,高效完成垃圾屋建设,引导居民主动参与小区自治,推动“为民做主”向“由民做主”转变。

银青参与聚合力。在推动小区治理过程中,党支部注重挖掘“银发力量”,发挥退休老干部、退休老教师等群体威望高、人脉基础好的优势,引导他们在调解邻里纠纷、美化小区环境中“老有所为”。针对小区监控系统更新改造方案落地难等棘手问题,老干部们召集业主“大家议、大家管”,推动改造方案更贴合实际、更符合民心。此外,小区党支部积极引入翠湖社区“青翠少年”志愿服务项目,吸引志愿者35人在小区开展各类型志愿服务活动共13场,累计服务小区青少年150余人次,为小区治理和服务注入青春活力。

楼栋治理强根基。小区党支部鼓励小区党员业主带动热心业主担任“楼栋长”,激活楼栋治理的“神经末梢”。“楼栋长”不仅充当居民诉求的“传声筒”,及时将居民的想法和需求反馈给党支部,也是矛盾化解的“减压阀”,楼栋长以“熟人优势”精准调解邻里噪音、漏水等邻里纠纷50起,小区矛盾纠纷调处成功率高达95%,真正实现了“小事不出楼栋”,邻里关系愈加和睦亲密,提升了小区治理“邻聚力”。

南方+记者 邱淑平

通讯员 黄钰怡 赵晓碧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编辑 林伟杰
校对 黄买冰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