碉楼百年,后人归来!共庆申遗成功18周年

开平融媒体中心 2025-07-14 11:17

7月12日,“链接世界 编织未来”2025世界文化遗产嘉年华在开平碉楼自力村景区启幕。活动中,象征碉楼百年辉煌的铭石楼、瑞石楼、天禄楼100周年文创纪念币正式发行。

其中

铭石楼、天禄楼的后人也来到现场

亲历庆典

分享了他们的碉楼记忆和时代期许

今年63岁的黄其英是天禄楼后人,他生长于百合镇马降龙南安村。在他的记忆中,天禄楼一直是黄氏家族的“保护神”。天禄楼始建于1925年,由29户村民集资兴建,是一座典型的众楼。碉楼的兴建主要用于防匪防涝,而在1963年、1965年、1968年开平三次严重水灾中,天禄楼为村民提供了重要的避难场所。黄其英回忆道:“小时候家里屋子少、人丁多,我们就住进了天禄楼。我从7岁开始在天禄楼住,直至成家。”如今,天禄楼迎来“百岁之喜”,黄其英表示:“发展是好事,时代在发展。开发当然是好的,可以吸引更多的人来游玩,村民也能有更多收入。”

天禄楼

铭石楼是开平碉楼的典型代表之一,主体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融合了罗马式拱券与中式琉璃瓦屋顶,六层设计从防御性到居住功能逐步过渡。走进铭石楼,入口处的德国钢板门窗已经锈迹斑斑,客厅摆放着从意大利进口的玻璃屏风,楼内还放有各式西式炊具、第一代手摇缝纫机、台式留声机等物品,生动展现了百年前的生活风貌。

铭石楼

铭石楼后人谭上香从香港回到故乡,她回忆道:“以前妈妈说家乡有一栋5层高的房子,但我没想过碉楼是什么样的建筑,回来第一眼看到很惊讶,原来它是这样的。”她表示,先辈们利用世界各地的建筑材料修筑了碉楼,成功保卫了家园和同胞。申遗成功和影视业的发展,让开平碉楼与村落名声大振。铭石楼作为电影《让子弹飞》的取景地,更是赢得了广泛赞誉,成为游客到自力村的必到之处。谭上香表示:“每一座碉楼都有自己的特色,特别是年轻一代,他们应该去了解、去认识,知道我们的先辈有多么勤劳。”

开平市现存碉楼1833座

这些碉楼不仅反映了侨乡的防御智慧

更沉淀了万千侨胞跨越重洋的故园情结

申遗成功18年来

开平碉楼的保护与开发取得了显著成效

铭石楼后人谭上香表示,将铭石楼托管给政府后,得到了更好的保护。她回忆道:“当初我们回来的时候,外墙已经全部损毁,建筑主体也有裂缝,尤其是经历风吹雨打的天台,裂痕已经很深了。”如今,经过修缮与保护,碉楼依旧风采斐然,成为侨乡文化的重要象征。

此次世界文化遗产嘉年华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是对碉楼百年辉煌的庆祝,更是对侨乡文化传承与保护的推动。通过碉楼后人的亲身讲述,让人们对碉楼背后的历史与文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未来,开平碉楼将继续在传承与保护中焕发出新的光彩,成为侨乡人民的骄傲和世界文化遗产的瑰宝。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