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下的守护者:水文尖兵梅江彻夜战洪峰

作者 刘明心 2025-07-13 19:25

近日,梅江水位随暴雨攀升,当洪峰预警划破夜空时,梅州水文分局的应急监测队员已身着荧光绿雨衣集结江畔,在梅江上下游筑起防线。

暗夜洪流的“数据哨兵”

7月11日21时,梅江上游尖山站风雨正急。陈嘉琦与支援队员黎达通、张定凯坐在缆道房,将流速仪放入湍急江水,反复校准被冲偏的仪器。作为洪峰“源头”监测点,他们坚守在站房,借探照灯劈开雨幕,在江风中记录数据,与洪峰赛跑。

城市岸边的“防线坐标”

7月11日22时,梅江中游水口(二)站洪峰来临。范东宏与支援队员高林在操作台控制仪器,紧盯水位和流量变化,指尖因握笔过久发僵;李桂钦和廖双华在风雨中紧盯流速仪,避免仪器被过往漂浮物缠绕。作为连接城区与乡镇的控制站,他们飞速上传数据,应急灯光映着布满血丝的眼——这里是必须守住的“底线”。

汇入河口的“终局哨卡”

7月12日3时,洪峰抵梅江下游三河坝,党员突击队死守三河坝,党支部书记邹铭盛扶着摇晃的测船,将流速仪放入江水。已坚守48小时的他,紧握仪器测算洪峰峰值与过境时间。“我们守在这里,每一组数据都是防汛前线的眼睛”,邹铭盛声音里带着疲惫却异常坚定。

洪峰平稳过境后,队员们衣湿眼红、裤沾泥污,用专业与执着点亮夜色里的“数据灯塔”,做江河的“听诊器”、万家的守护者,书写了一份梅江的平安答卷。

南方+记者 刘明心

通讯员 刘涛

编辑 叶桐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