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新晋“全国文明城市”的廉江,是一座怎么样的城市?手牵“两广”(广东、广西),脚踏“两湾”(北部湾、广州湾)的地理位置,海陆空立体化发达的交通网络,历史与现代交融的千年城市……本期小南为你介绍《廉江在哪里?》。
城市位置优异
廉江市位于广东省西南部,处于“北部湾—粤港澳大湾区沿海经济带”与“大西南—海南”产业发展轴上的“黄金交汇点”。全市人口约188万,辖18个镇、3个街道、1个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摊开地图,除了“手牵两广、脚踏两湾”,廉江还位于粤、桂、琼三省(区)交汇的“黄金三角”地带,交通网络发达。全市总面积2867平方公里,108公里长的海岸线,海域滩涂面积12.9万公顷,境内河流纵横交错,大小河流342条,水库星罗棋布,拥有广东最大“人造海”鹤地水库。因水而生,因水而兴,廉江拥有安铺、营仔、龙头沙3个港口,一个港区(湛江港廉江港区),海运条件便利。
渝湛、汕湛、玉湛三条高速,与国道G325、G207、G228纵横交错,南湛高速广东段全面启动。
黎湛、茂湛两大铁路干线在此汇聚,规划合湛高铁途经廉江,目前正在谋划建设北向通道。
廉江市区距湛江吴川国际机场仅30分钟车程,距湛江港50分钟车程。
历史文化悠久
唐武德五年(公元622年,距今约1400年)始设石城县,唐天宝元年(742年)改称廉江县,1993年撤县设市。廉江保存有唐代罗州故城遗址,良垌舞鹰雄、石角傩戏、啀歌等被列入广东省和湛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自唐朝以后,尤其在宋元明清时期,大量人口从福建兴化府、泉州府、漳州府、福州府及广东潮州等地区陆续迁徙至廉江境内定居。
因此,廉江汇聚了广府、客家、潮汕三大文化,并在方言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廉江方言主要有白话(又称客话)、涯话(属客家方言)、黎话(闽南方言)、海僚话(又称海话)和地僚话(又称吃话及矛话)。其中,讲白话人口约占总人口38%,讲涯话人口约占总人口42%,讲黎话约占总人口14%,讲海僚话约占总人口4%,讲地僚话约占总人口2%。
历史上苏轼、马援、解缙等众多名人在廉江留下踪迹,当代伟人邓小平,革命家董必武、陈毅、陶铸以及文学家郭沫若都曾在廉江留下墨宝。廉江红色基因澎湃,是南路革命的发源地之一。30多万民众肩挑手推建成鹤地水库,“建库开河”精神代代传承。
廉江作为工业强市,形成了“一区五园”的产业园区格局,以及家电、家居建材、食品加工、水泥等多个支柱产业,家电企业1200多家,年产值超250亿元。
廉江是农业大市,是全国生猪调出大县,有红橙、荔枝、茶叶、丝苗米、湛江鸡、白鸽、花木等“七朵金花”,红橙、茶叶、丝苗米、湛江鸡4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7个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廉江获评2024年省现代设施农业创新引领区。
廉江文旅资源丰富,旅游景区景点众多,有塘山岭风景区、田园寨、谢鞋山、鳄鱼公园等4个国家3A级旅游景区,还有安铺古镇、高桥红树林、粤西第一高峰塘蓬双峰嶂、中塘乡村旅游景区等景区景点。
如今,廉江新晋为全国文明城市,这不是文明的终点,而是未来的新起点,是群众享受生活的归宿,是发展时代的舞台。这座“老而弥坚、古而常新”的城市,等你来见。
南方+记者 许筱倩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