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磨刀山到现代广东:一场穿越时空的民族文化展在京开幕
7月21日,一场跨越千里的文化盛宴在北京蒙藏学校旧址上演。中华民族共同体体验馆·广东体验项目正式开展,以独特的岭南风情向首都观众讲述“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动人故事。
走进700平方米的展区,“来了就是广东人”的标语格外醒目。广东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热土。千百年来,广府、潮汕、客家等民系在这里繁衍生息、交流融合、共建家园。作为全国经济、人口第一大省,广东56个民族齐全,少数民族人口663万。
展览创新采用“线上线下结合、动静相宜”的展示方式。室内展区分为岭南先民足迹、广府文化、潮汕文化、客家文化、瑶壮畲民族文化、侨乡文化、革命文化和改革开放文化八大主题。
室外体验项目则包括打卡点和庭院表演区,通过非遗技艺展示、机器人表演、文化互动等,增加交互体验感,让观众充分感受广东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作出的努力、取得的成就。
广东省民族宗教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杜国毅介绍:“此次布展我们倾注了大量心血,从室内展示到室外体验都力求完美。”展区中,来自磨刀山遗址的珍贵文物静静诉说着远古先民的故事。杜国毅说:“这些文物见证了各民族在这片土地上共同生活的悠久历史。”
在广州榄雕展位前,广州榄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曾昭鸿正向观众展示一件精致的榄雕作品:“别看它小小一个,制作可是花了20多天的时间。”在他旁边,来自北京的小学生萌萌正专注地尝试着人生第一次榄雕创作。据介绍,开展仅一小时,就有8位观众体验了榄雕制作。
展位上还摆放着面向青少年的榄雕教材,工作室负责人欧丽平表示:“从2014年起,我们已培养了超万名学生学习榄雕技艺。哪怕种下一个小小的种子,未来也是有机会发芽的。”
萌萌的妈妈闫女士表示,她们是专程前来参观的:“孩子去年看了《雄狮少年》后对广东醒狮特别着迷。”小姑娘还特意画了一幅醒狮图送给表演者。闫女士感慨道:“以前只觉得广东经济发达,没想到传统文化保存得这么好。”
在700平方米的展区内,每一件展品、每一项互动体验,都在观众心中播撒下民族团结的种子。
文字:南方+记者 刘长欣
拍摄剪辑:段江含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