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营音乐节遇上稻田花香,天堂镇禾地岗村打开振兴流量密码

作者 梁晓珺 2025-07-22 12:03

“以前哪敢想,村里能变得这么漂亮!”漫步在禾地岗村平坦整洁的村道上,村民陈伯望着路边繁花似锦的“党员林”,眼神里满是惊叹。

在“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实现“三年初见成效”的关键节点,禾地岗村紧握时代机遇,以“三清三拆”为有力抓手,正经历着一场美丽蝶变,以惊艳之姿展现出乡村振兴的蓬勃生机与无限魅力。

清拆焕新

早在去年4月,当禾地岗村被确定为市级党建引领乡村绿化示范村,一场围绕“三清三拆”的整治行动迅速铺开。面对文化楼周边村民的顾虑与抵触,11名党员主动亮身份、作表率,20名“百千万工程”互助工作队员深入一线,用脚步丈量民情,以真心换取信任。

攻坚行动中,全村上下掀起全民参与热潮,1500余人次投身其中。党员干部带头清理陈年垃圾,拆除自家存在安全隐患的老旧建筑;村民紧随其后,对房前屋后的杂物、乱搭乱建的棚舍进行全面整治。锄头挥舞间,杂草丛生的荒地被清理干净;机械轰鸣中,摇摇欲坠的泥砖房轰然倒下。

拆除后的土地,变成承载希望的沃土——“党员林”“青年林”等7片主题林拔地而起,2000多棵花卉苗木迎风而立,为村庄披上了翠绿的新装。

“三清三拆”拆出了发展新空间,更拆出了村民的精气神。14户村民主动拆除泥砖房,让出670平方米土地用于建设休闲广场。广场上,彩色步道蜿蜒曲折,健身器材错落有致,孩童嬉戏打闹,老人谈天说地,处处洋溢着幸福的气息。

花木生金

为深化“绿富结合”理念,禾地岗村活用镇内万亩花卉产业和村内庭院空间资源,推行“绿美富”结对共建机制。漫步村中,家家户户的庭院里,桃金娘、三角梅等经济花卉长势喜人,既扮靓了村庄,也装满了村民的钱袋子。

木工师傅黎九的“匠心堂”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他打造了一个充满广式别院风韵的特色庭院,手工制作的桌椅凳子、木盆和精致小摆件错落有致,方形、圆形的手工木架上,玫红色的三角梅竞相绽放,与古朴的木质家具相映成趣。这里成为乡村手工艺品的展示窗口,黎九通过售卖自己制作的木艺品,以及培育的花卉苗木,每年增收数万元。在他的带动下,周边不少村民也纷纷利用自己的特长,打造特色庭院,发展庭院经济。

陈小雄的“贤让园”别具一格。他凭借经营苗木场的经验,将自家原本长满杂草的祖屋庭院,改造成四季瓜果飘香的花园,同时将废弃轮胎、瓦罐等材料制作成充满乡土风情的微景观。开放式的庭院设计,吸引了众多村民和游客前来参观。陈小雄也借此机会销售自己培育的苗木,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目前,禾地岗村已推动54户农户签订合作协议,投放三角梅等花卉苗木2万多株,带动增收40多万元。

每到秋季禾熟时,“魅力天堂”露营音乐节便会在禾地岗盛大举行。秋夜,天空如幕,草坪为席,音乐与篝火交织,欢乐的旋律在村庄、果树、花丛间飘荡。篝火晚会上,专业表演团队用激情点燃现场,台上台下,歌声与笑声此起彼伏。乐声渐息,游客在自然中搭起帐篷,营帐与树丛相互映衬,营灯亮起时,宛如繁星坠落人间。

这样的场景,不仅吸引了大量游客,也带动露营场地租赁、特色农产品销售、民宿餐饮服务等项目,预计为村集体带来超百万元收入,同时提供近百个就业岗位。美丽庭院与露营音乐节的有机结合,不仅刺激了本村餐饮和农产品消费,周边住宿、餐饮等行业也迎来了繁荣。

庭前织锦

作为广东省“美丽庭院”特色村,禾地岗村秉持多元赋能理念,让庭院不仅是风景如画的生态空间,更成为温暖人心的生活港湾。

依托“妇女之家”,禾地岗村动员妇女将闲置土地变身“微型花圃”。在“妇女之家”每月举办的种植培训班上,农技专家现场演示三角梅扦插技巧,妇女们互相交流瓦罐育苗、果树修剪等实用经验。目前全镇105户庭院经济签约农户,共同投放4万多株花卉苗木,带动增收近200万元。

与此同时,禾地岗村将“儿童之家”作为生态教育的重要阵地,12场关爱活动让200多名儿童与自然亲密对话。在“巾帼林”实践课上,孩子们分组认领苗木,用日记记录三角梅从育苗到开花的全过程;“庭院彩绘日”中,他们用环保颜料在旧围墙上绘制稻田与花卉,让斑驳墙面变身30米长的生态画廊。这些活动不仅让孩子们学会绿植养护技能,更在省级特色村的建设中,培育出新一代生态守护人。

如今的禾地岗村,正以“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为新起点,让“绿美、和美、富美”的乡村振兴模式在岭南大地舒展成画。

撰文:梁晓珺

编辑 何嘉琪
校对 吴荆子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