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雄市:合力筑牢“两热”防控防线

作者 叶志强 2025-08-02 16:33

当前正值高温多雨季节,基孔肯雅热、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进入高发期。连日来,南雄市通过强化组织领导、全域消杀整治、深化宣传动员等举措,构建了严密的防控网络,切实筑牢公共卫生安全屏障,全力保障群众生命健康安全。

党群联动织密防控责任网

近日,南雄市通过组织召开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会议,围绕疫情防控,就联防联控、监测预警、应急处置、物资储备、医疗救治、爱国卫生、科普宣传等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按照“党政领导、政府主导、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科学防控”原则,印发了《南雄市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等传染病疫情防控工作方案》,成立以市委书记任组长、市长任副组长的领导小组,下设综合材料组、应急处置组、疫情监测组、蚊媒监测组、宣传工作组等九个工作组,明确了各部门职责,确保防控措施落实到位。

同时,该市还严格落实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工作运行机制,积极组织镇街、村(社区)力量下沉至基层治理网格,全方位开展防控工作。全市党员干部穿街入巷、进村入户,确保防控信息传达到位,确保全覆盖、无遗漏,串联起“县—镇—村”三级防控网。

截至目前,已累计组织发动1011个党组织、动员党员干部、志愿者22866人次下沉村(社区),协助开展清积水、整环境、灭蚊虫等防控工作。

“这几天,我们结合‘双报到’工作,积极开展了卫生运动工作,带头参与清理积水,动员家家户户翻盆倒罐、清除积水、消灭蚊虫。”雄州街道民主社区居委会主任王燕飞说:“同时,我们还发动党员干部和网格员深入排查,重点关注从佛山等地返乡的人员,及时提醒他们做好个人防护,同步开展科普宣教,引导大家做好自我健康监测。”

科学防控切断蚊媒传播链条

连日来,南雄市严格按照上级要求,连续多次组织开展集中消杀、统一防蚊灭蚊行动,重点针对辖区背街小巷、下水道口、绿化带、“四小园”、公厕周边等公共空间进行全方位灭蚊消杀,彻底清除蚊媒孳生地,有效阻断病媒传播途径。

走进珠玑镇,这里的党员干部既当“宣传员”,走街入户向村民发放通俗易懂的防蚊灭蚊宣传资料,耐心解答疑问。大家又当“排查员”,仔细巡查环境卫生,重点排查废弃瓶罐、轮胎、花盆托盘等各类易积水容器,以及卫生死角、小型积水点等蚊虫孳生地。大家更当“清理员”,拿起工具,一起动手,清除房前屋后杂物垃圾,从源头上铲除蚊虫孳生环境。

“这几天,我们疾控中心发放了2万份《基孔肯雅热防控核心知识》折页,组织了相关专业人员入户调查,做好防蚊虫叮咬措施。”南雄市疾控中心疾病控制(基层)主任医师邬香华介绍:“我们还发动群众重点清理废旧轮胎、花盆托盘等小型积水容器,并结对独居老人、残障人士等特殊群体落实防蚊措施。”

宣教结合构建防治新格局

7月以来,南雄市发挥主流媒体优势,充分利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广泛普及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的危害、传播途径、核心防控要点及个人防护措施。

线上,该市利用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滚动播出了《警惕基孔肯雅热疾控中心支招科学防蚊》等广播、电视新闻10条,公益广告、游走字幕等上百条次;利用“南雄发布”微信公众号、融媒南雄抖音号等发布了《基孔肯雅热怎么防?做好这几步》等推文和短视频38条,发挥宣传引导作用,科学普及防控知识。

线下,统筹全市各机关单位、各镇(街道)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翻盆倒罐清积水,不给蚊虫留温床》《蚊虫防控没有旁观者,人人都是主力军!》等预防基孔肯雅热宣传标语;录制本地方言预防基孔肯雅热宣传音频,全市乡村大喇叭每日早中晚3次播放,提高群众对基孔肯雅热的认识和预防能力。

南雄市医疗系统全力强化基孔肯雅热诊疗排查能力,通过加强医务人员培训提升早期识别与诊疗水平,截至7月29日储备登革热NS1抗原检测试剂1150人份。各医疗机构严格落实预检分诊,对有发热、关节痛等典型症状且有疫区旅居史者加强警惕,及时开展筛查;市人民医院感染科设专用病房,储备46张隔离救治床位,按指南规范救治患者。

接下来,该市将继续加大重点区域消杀力度,扩大排查范围,创新宣传形式,深化线上线下宣传,为群众持续营造安全健康的生活环境。

南方+记者 叶志强

通讯员 李思番 钟胜坤

编辑 阙紫晴
校对 张芳菲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