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里唱《稻香》,珠科师生支教河源打造美育矩阵

广东教育头条 2025-07-15 15:42
00:31

“随着稻香河流继续奔跑,微微笑,小时候的梦我知道……”近日,珠海科技学院30余名师生奔赴河源市紫金县凤安镇,以“五育润童心,赋能凤安行”为主题开展教育帮扶活动。实践团志愿者与孩子们在稻田间齐声合唱《稻香》,举行一场打破传统教室边界的田间音乐会。

师生在稻田间合唱。

师生在稻田间合唱。

珠科“童心美育”突击队成员结合专业优势精心策划五育课程。突击队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支教设有绘画、声乐、种植、主持等形式多样的课堂活动以及英歌舞非遗表演与教学,5个小组分别授课25节,共创作出798份作品。

英歌舞作为岭南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瑰宝,其独特的舞姿与韵律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孩子们之前没有接触过英歌舞,所以我们从最基础的理论知识入手。”来自体育学院的同学是学校英歌舞社团的成员,通过视频展示、图片解析和互动问答,引导孩子们了解英歌舞的历史起源和角色特点。同时也设计了一套简单易学的基本动作,带领孩子们按照经典英歌舞表演形式进行排练。

“英歌舞动作有点难,但是也很有趣,现在我已经能连贯表演一段了!”凤安小学五年级学生陈俊杰展示着他学习的动作,在“握槌”“伸槌”“上下槌”“横槌”等动作的沉浸式体验中,感受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这场活动让孩子们真正感受到了非遗文化的魅力。”凤安中心小学校长说,“凤安镇的英歌舞文化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未来我们也会加强这方面的教育实践,结合花朝戏等当地传统文化,让非遗学习变得生动有趣。”

突击队还打造了知识课堂,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普及反诈、法律等知识,为孩子们筑牢安全与成长的双重防线。“孩子们对这些知识缺乏了解,希望能为孩子们撑起一把‘安全伞’,增强法治意识,让他们健康成长。”团队成员张睿琦表示。

珠科学生在课堂上。

珠科学生在课堂上。

“教育帮扶不能只是送几节课、捐几本书,我们正在探讨下一步要实施的结对帮扶计划,针对实地需求建立‘学校—地方—家庭’三方调研机制。”团队负责人透露,下一步将联合地方政府,探索“非遗+研学”等新业态,让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

手工体验课。

手工体验课。

近年来,珠海科技学院与紫金县持续深化帮扶合作,将高校资源与地方需求深度融合、精准对接,在人才培养、县域高质量发展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为“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注入了高校智慧与青春动能。未来,校地双方将探索更多合作模式,为县域高质量发展和高校实践育人贡献力量。

南方+记者 马瑞婕

通讯员 林悦 宋苗苗

编辑 冯颖妍 彭奕菲
校对 刘珺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