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A股不负众望,在震荡行情中持续走高。沪指大涨1.51%,逼近3900点大关,再创十年新高;创业板指一举突破2700点,创近三年新高。
A股究竟有多热?沪深两市又见天量成交——3.14万亿,为史上第二高的金额,仅次于去年10月8日的3.45万亿,开盘不到半小时破万亿,投资者热情可见一斑。
投资信心源自赚钱效应,全市场3300多只股上涨,算力、稀土、通信等板块掀起大涨潮。国产芯片龙头寒武纪的股价刷新到1391元/股的新高,仅次于茅台。
然而,在一部分人欢呼“牛市来了”的同时,另一部分人则是截然不同的体感——只见科技股在独舞,2000多只个股仍在下跌,不少主动权益基金成立至今业绩腰斩……
回顾历年的牛市,我们试图解答,这一轮究竟是什么行情?目前处于什么阶段?投资者还能进场吗?专业人士对后市怎么看?
这一轮是“牛市”吗?
回顾A股历史上的几次大牛市,各有其独特的驱动因素和市场特征。
2005-2007年的牛市,是股权分置改革解决了制度性问题,叠加经济高速增长、流动性过剩,推动市场大幅上涨,属于基本面驱动的牛市,沪指从998点一路飙升至6124点。
2013-2015年的牛市,则是改革预期、政策宽松以及杠杆资金大量涌入推动上涨,由于缺乏坚实的基本面支撑,在6月达到5178点后,最终因去杠杆引发的股灾收场。
而此轮行情,不少市场人士认为是“信心牛”或“科技牛”。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表示,这轮行情政策面大力支持经济复苏和资本市场走强,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稳住楼市、股市持续活跃等,极大地提振了投资者信心。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高级研究员邵宇指出,本轮市场情绪由科技革新(如 DeepSeek)、外部美联储降息预期及地缘缓和等因素推动,叙事呈现“科技牛”等多元特点。从市场表现来看,以国产芯片为代表的科技板块成为领涨主力军,反映出市场对科技创新的高度关注和期待。
“与2007年、2015年的快牛有本质的不同,本轮为‘系统性慢牛’。”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陈雳指出,由于利好消息错峰释放、资金稳定入场,让本轮牛市行情更稳。
目前处于上涨行情的哪个阶段?
先说答案,结合时间维度、驱动因素和市场表现来看,本轮牛市都处于中期阶段。
一位资深券商人士观察,从历史时长看,A股历轮牛市持续时间不少于2年:
1999-2001年牛市:持续25个月;
2005-2007年牛市:持续28个月;
2013-2015年牛市:持续24个月;
2019-2021年牛市:持续25个月。
“当前行情自2024年9月24日启动,至今约11个月,从时间维度看仍处于中期阶段。”他认为。
从驱动因素来看,专业人士会把牛市进程分为政策驱动、资金驱动、基本面驱动三个阶段。
牛市启动初期,往往是政策转向、估值低位,吸引资金流入,市场情绪逐步回暖。随后,若经济基本面改善、上市公司盈利提升,便会进入下半场,即估值提升和盈利增长同时发生,推动牛市进一步发展。
上述券商资深人士认为,自去年9月政策调整启动后,货币政策较为积极,资金流入市场明显,显示出当前处于政策和资金驱动的中期阶段,随着经济基本面的进一步改善,后续经济数据向好,企业盈利改善,有望顺利过渡到下半场。
东吴证券策略团队表示,自4月关税冲击以来,A股慢牛行情主要由活跃资金驱动,游资活跃度创年内新高,杠杆资金持续净流入。短期来看,在流动性驱动下市场有望维持相对强势,但在指数高位运行、尝试突破前高的过程中,可能会经历波动放大、震荡整固的阶段。中期维度,政策底、资产荒和美元降息周期三重逻辑未改变,市场趋势向上具备确定性。
根据市场表现,招商证券张夏则认为,每次“牛市”大致可以分为触底逆袭、突破上攻和背驰上涨的三个阶段。对于当前的市场,他认为在内在价值驱动下,A股站上关键扭亏阻力位,形成了牛市阶段Ⅱ,增量资金开始加速入市。
杨德龙观察到,五类资金在推动行情:债市资金转向、楼市资金分流、外资回流、居民储蓄搬家和产能过剩行业资金。外资态度转向积极,北向资金7月净流入超800亿元,韩国及东南亚投资者增配A股科技龙头的动作明显。居民存款搬家趋势明确,7月住户存款减少1.11万亿元,非银金融机构存款激增2.14万亿元,创历史新高,显示资金正加速转向权益市场。
投资者还能进场吗?
杨德龙认为,市场正在从局部牛市转向全面牛市,赚钱效应更加明显,从近期行情来看,除了算力、芯片等科技板块之外,地产板块、消费板块也迎来反弹。他建议投资者坚定信心,保持耐心,通过价值投资理念配置优质股票或基金,抓住行情机会。
中金公司指出,当前市场较为活跃,居民存款搬家有望延续。根据中金公司研究部银行组测算,居民存款潜在入市的资金规模约为5至7万亿元,但实际入市情况取决于宏观经济、政策预期、外部环境等多种因素。若短期交易量快速提升,短期波动可能加大,但一般不影响中期走势。
配置上,中金公司建议参考历史上存款搬家阶段有相对表现的板块:如AI/算力、创新药、军工、有色金属等景气度高有业绩验证的板块;业绩弹性较高,直接受益于市场活跃度提升的券商、保险行业;受益于“反内卷”等政策的板块,如光伏等。
摩根士丹利基金则表示,由于A股市场短期更多是流动性驱动,估值处于系统性修复的过程,位于估值洼地的领域均值得重视:一是科技成长,当前AI应用、半导体等性价比更高;二是中国制造,包括高端机械、汽车、军工甚至医药等,其中优质的公司需要重视;三是新消费,部分公司不但牢牢占据国内市场主导地位,海外市场拓展也极为顺利,成为上市公司业绩的新增长点。
绝大多数市场人士都认为,市场赚钱效应持续积累、情绪难降温,增量流动性趋势还会持续,但也有谨慎的观点——A股以散户交易为主,市场波动较大,容易出现急涨急跌。
在一位持谨慎态度的市场人士看来,在当前市场分化的情况下,选择优质资产至关重要,若盲目跟风入场,可能面临较大风险,建议采用“杠铃策略”,即风险资产跟避险资产同时重仓配置,达到“进可攻退可守”的效果,比如增加对避险资产(如黄金)和前沿科技等风险资产的配置。
南方+记者 张艳 唐柳雯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